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因一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世称杜工部。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很有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746年到长安,留滞10年,生活贫困。后曾任左拾遗等职。一生颠沛流离。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诗作今存1400余首,内容十分丰富,有“诗史”之称。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和李白并称“李杜”,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1.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封建官僚家庭。远祖杜预是晋代的著名学者、军事家,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诗人。家庭境况富有。
2.3岁那年,母亲病故,好心的二姑母把杜甫接到了洛阳自己家里抚养。杜甫自幼聪慧好学,在二姑母的悉心指点下,他7岁时就能作诗。他吟诵的一篇“凤凰诗”,一鸣惊人。
3.到十四五岁,杜甫已是一个有点小名气的诗人了。在当地文人雅士的聚会中,他已成了不可缺少的人物。他时常在众人面前即兴吟诵诗作,虚心诚恳地向大人们求教。
4.20岁的时候,杜甫开始实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计划,决心在学业上有更大的进步。他先后用了10年时间,漫游了吴越齐赵(今江苏、浙江、山东、河南)一带的名山秀水。写下了《望岳》等诗作。
5.结束了10年漫游生活,杜甫回到了故乡洛阳,同同农少卿杨恰的女儿结了婚。婚后,两人相亲相爱,彼此关心体贴,杜甫埋头苦读,决心去投考进士。妻子十分支持丈夫。
6.744年(天宝三年),杜甫在洛阳遇到了他平生最钦佩的大诗人李白。那时李白刚从京城长安被排挤出来。李白44岁,性格豪放,早已名满天下。尽管杜甫小李白11岁,但对诗的热爱,使两人情同手足,一见如故。
7.两人结伴外出,游历了齐赵之地,他们一起登临名胜,凭吊古迹,一起畅谈创作甘苦和人生况味,又一起走亲访友,共叙衷肠。两人在一起共同度过了几个月的美好时光。
8.在和李白分别两年以后,35岁的杜甫,踌躇满志地踏上了通往京城长安的大路。但是,长安的情形可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好。才华超群的李白刚刚被排挤走,声望甚浅的杜甫又有什么特别的办法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呢。
9.次年,唐玄宗下令广求天下有才之士进京赶考。杜甫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一机会。然而尽管杜甫的答卷十分出色,宰相李林甫却下了“野无遗贤”的结论。杜甫一筹莫展,只好困守长安。
10.40岁那年,唐玄宗为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和天地,征集辞赋。杜甫闻讯,写就洋洋洒洒三赋,向玄宗献上。玄宗和众学士看罢,都觉不错,便安排他进了“集贤院”,等候宰相进一步考核。
11.这时候的长安,米价飞涨,民不聊生。朝廷远征南诏打了大败仗,正拼命搜捕壮丁补充军队。谁愿意让亲人到前线送死呢?大街上生离死别的凄惨情景常常使杜甫痛心不已。
12.杜甫自己的生活也愈发穷困不堪。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不由得思念起了在奉先县(今陕西蒲城)的妻儿。他决定回一趟家。
13.谁知到家后,眼前发生的一切使杜甫简直难以置信:尚未见过一面的小儿子,竟然被活活地饿死了!妻子和两儿一女早已哭成了泪人。他悲痛万分,疾笔写下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4.这种困苦日子过得愈久,他对朝廷的腐败本质看得也愈透,对社会矛盾的严重性、尖锐性体会也愈深。他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社会,决心用诗歌为民呼号。他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
15.755年(天宝十四年),杜甫43岁了,朝廷总算让杜甫当了一名右卫率府胄参军,任务是看守军械器材,管理门禁钥匙。官职虽然很小,但有事做总比没事做要强一些。
16.就在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外强中干的大唐朝廷终于崩溃了。野心勃勃的边将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于赵,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下洛阳、长安。唐玄宗逃亡四川。黄河两岸烽烟四起。
17.杜甫在投奔唐玄宗的继任唐肃宗的途中被叛军俘虏,押解回长安。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不禁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半年之后,他实在无法忍受长安城里囚徒般的生活,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出来,去投奔唐肃宗。他白天埋伏,晚上行路,忍着饥饿和劳累,直向朝延的临时所在地——陕西凤翔奔去。
19.唐肃宗在临时宫殿里接见了杜甫。他见杜甫脚踏麻鞋,农服已撕得破破烂烂,两只胳膊肘子都露在了外面,浑身泥垢,瘦得皮包骨头,也很感动,当即委任杜甫为专门分管谏议的朝官“左拾遗”。
20.杜甫不是那种见风使舵的人。他喜欢讲真话,他认为既然当了这种提意见的官,就应当尽到职责,为此他认真地对肃宗进行过几次批评。肃宗很快就不喜欢他了。只一年多,就降了他的职,调他到华州(令陕西华县)当一个管文教的小官。
21.那时候,安禄山的主力虽然已被击败,长安、洛阳都已收复,但是叛军的残部还盘踞在中原一角,战事仍很严重。朝廷为应付战局,一而再再而三的征兵、征粮,老百姓哀声载道。
22.杜甫深深地感到了人民的疾苦。他满怀激情写下了不朽的杰作“二吏”、“二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他在这诗诗中倾注了自己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酷吏的无比痛恨。
23.杜甫在华州住了一年,关中发生大旱,赤地千里,粮价飞涨,民不聊生。他微薄的俸禄,实难养活一家老小。听说甘肃秦州(今甘肃天水附近)侄子处尚能度日,便弃了官带着家人一同前往。
24.谁知,到了秦州,侄子的生活也自顾不暇。没奈何,杜甫一家又转而到同谷县,投靠一个当县令的老朋友。可是,这位县令对杜甫并不欢迎,杜甫只好自寻生路。他这时才47岁,可已是满头白发了。
25.正当杜濒濒临绝境的时候,消息传来,他的老朋友严武和高适都在战争没有波及的四川做州官。他决定南下成都,找严武弄份差事做,解决全家的生计问题。于是,他开始了跨越片肃、四川两省的艰苦行程。
26.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杜甫终于到达了行程的终点——四川首府成都。尽管一路上杜甫和他的家人不断为饥饿所威胁,但面对壮丽的祖国河山和奇异的风土人情,他仍禁不住写成了几首优美的纪行诗。
27.杜甫得到亲友们的资助,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屋。草屋虽然简陋,屋内也没有什么摆设,但对于多年来一直飘泊奔波的杜甫来说,有了个安身之地,也就心满意足了。
28.杜甫这时很穷了。尽管严武和高适曾接济过他一家,但那毕竟只解决暂时问题。为了维持生计,他经常要从事体力劳动,喂养鸡、鸭、鹅,种植药材、蔬菜、果树、竹子。清苦的生活使杜甫的感情更接近人民,思想境界更高了。
29.由于无钱翻修,杜甫的草屋愈发破旧了。每当风雨交加的时候,屋里便会到处漏水。这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狂风掀掉了草屋的顶盖。杜甫浮想联翩,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天下寒士怆然呼号。
30.53岁那年,严武推举杜甫做了个“检校工部员外郎”。这就是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的由来。其实,这只是高级参谋之类的闲职。几个月后,杜甫不习惯官场里的倾轧,便主动辞了职。
31.后来严武去世,杜甫没了依靠,就离开成都东行。他先是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下来。在这里,杜甫既要为一家人的生计操心,又惦念着国家的前途。他的身体因肺病的折磨变得越来越差了。
32.杜甫在夔州仅住了两年,但却是他一生中作诗最多的一个时期。那首被后人推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登高》,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3.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东下。他从宜都、江陵、公安(均在今湖北境内),辗转到了岳州(今湖南省岳阳市)。一路上“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杜甫感到整个国家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34.这天,杜甫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他触景生情地写了一首五律《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悲凉之心,溢于言表。
35.离开岳州后,杜甫继续在南方的潭州(今长沙市)、衡州(今衡州市)飘泊。多年的劳累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病魔缠身,除了肺病,右臂又得了关节炎,耳朵的听力也不济了。
36.770年,湖南兵马使臧玠作乱,杜甫只好乘船离开潭州。当他沿湘江北上的时候,终于一病不起。他僵卧在船舱内,从舱口凝望着外面的阴沉沉的天空。凛冽的北风穿过舱板,吹进阵阵寒意。
37.杜甫让妻子儿女准备好笔墨,写下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挡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后,对家人说道:“我死后,别无他求,只望能将遗骨埋人中原故土……”家人听罢,泣不成声。
38.杜甫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的小船上告别了他的祖国和人民。然而,这位创作过一千四百多首惊风雨、泣鬼神“诗史”的歌手,他的歌却从来不曾中止过,从漫漫的长夜直到光辉灿烂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