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出身贫寒。1806年随奥古斯特亲王参加耶拿战役,遭法军俘虏。1808年回国,积极支持普鲁士的军事改革。在拿破仑入侵俄国前夕,加入俄国军队两年,成为一名出色的幕僚。1918年晋升将军,并出任陆军大学校长。在任内的12年间致力于享有盛名的《战争论》及其他军事著作的写作。《战争论》对现代战略思想具有深刻的影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受到各国兵家普遍重视。

1.公元1780年6月1日,克劳塞维茨出生在普鲁士布尔格城的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父亲弗里德里希·加布里尔·克劳塞维茨原是个下级军官,受伤致残后担任了一名收税官,以菲薄的薪金抚养着4个孩子。

2.沉重的生活负担使父亲无力让孩子们受良好的教育,童年的克劳塞维茨过早地领略到了生活的艰辛。他只受过简单的初级教育,识得几个拉丁文单词。12岁时,被父亲带到波茨坦,成了费迪南德亲王团的一名士官生。

3.随后,克劳塞维茨加入第一次反法联盟,参加了美因兹城、伊格贝尔格等多次战役。炮火的洗礼使这位瘦弱的少年开始变得老练成熟了。1795年初,克劳塞维茨被晋升为少尉。

4.同年4月,普鲁士退出反法联盟和对法战争。克劳塞维茨随自己团队返回诺伊鲁平驻地,离开了炮声隆隆的战场。为了弥补自己所受教育的不足,他开始认真读书。他学习拉丁文和数学,阅读了大量古典作家的著作。

5.1801年秋,刚满21岁的克劳塞维茨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学习。他极为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学习非常认真。克劳塞维茨的优异成绩,引起了卓越的军事家和教育家沙恩霍斯特校长的注意。

6.在一个华灯初上的周末夜晚,年轻的克劳塞维茨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穿过幽静的校园小径,朝着沙恩霍斯持将军的别墅走去。他是首次应邀去校长家作客,虽然已是深秋季节了,他还是紧张得额头冒汗。

7.克劳塞维茨抬起了颤抖着的右手按响了门铃。应声而开的门后,露出了沙恩霍斯特教授那慈祥的面容,克劳塞维茨的紧张不安顿时消失了。教授如慈父般地挽着年轻人进了房间。

8.时间在他们热烈的谈话中悄然而逝。克劳塞维茨勤奋严谨的学风给老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教授那丰富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也使克劳塞维茨深感疑惑的难题迎刃而解。

9.在老师的帮助下,克劳塞维茨的学业突飞猛进。尽管两人的地位和年龄十分悬殊,他们之间的友谊却与日俱增。他由衷地尊敬和感激沙恩霍斯特教授,把他称作自己“精神上的父亲”。

10.在军官学校毕业后,经沙恩霍斯特的大力推荐,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奥古斯特王子的副官。这一转折,不仅使他摆脱了穷困的生活,还使他有机会广为接触柏林的上流社会和知识界。

11.克劳塞维茨与他的导师沙恩霍斯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经常参加老师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动。他广泛地阅读和研究了大量的文学和军事著作,并作了极为详尽的笔记和摘录。

12.在此其间,他开始尝试着撰写军事评论文章,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一些独到的见解。当他的论文在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军界极大的反响,他的军事理论水平开始崭露头角。

13.频繁出入宫廷的生活使克劳塞维茨得以经常接触那些主宰国家命运的上层人物。他观察着国王和显贵们的活动,辨析着他们的谈话。渐渐地,他开始意识到政治和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4.不久,在一次盛大的宫廷晚宴上,克劳塞维茨的舞伴玛丽小姐使他一见钟情。聪明美丽的玛丽对这位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也很有好感,他们双双堕入了情网,很快便秘密地订了婚。

15.1806年,普鲁士参加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克劳塞维茨又一次走上了战场。然而腐朽没落的普鲁士军队在拿破仑的打击下不堪一击,两个星期后法军已经直捣柏林城下,威廉三世仓皇出逃。

16.在奥尔施泰特会战中,克劳塞维茨随同奥古斯特王子一起为法军所俘,被拘禁在法国北部小城苏瓦松。国家和个人的不幸,深深地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在写给未婚妻玛丽的信中说:“我们为之效力的国家黯然无光,我感到十分痛苦。”

17.普鲁士的惨败迫使统治者对腐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进行改革。获释回国的克劳塞维茨积极投入军事改革的浪潮。在他本人的请求下,他被调往总参谋部任职,担任了沙恩霍斯特将军的助手。

18.当时拿破仑在西班牙和奥地利陷入了困境。沙恩霍斯特等改革派提出了普奥结盟两面夹击的战略,遭到了昏聩懦弱的国王的拒绝。克劳塞维茨闻讯极为愤慨,打算参加奥军的抗法战争,后因奥军的失利使他未能成行。

19.1810年10月,新婚燕尔的克劳塞维茨少校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陆军大学的教官。在这个崭新的天地里,他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不多久,他便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20.在陆军大学的这两年,对克劳塞维茨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他潜心研究战术和战略,收集和积累有关材料。他那著名的战争学说,就是在这一时期的讲稿、文章和笔记里显露端倪的。

21.1811年,在穷兵黩武的拿破仑的挑衅下,俄法战争一触即发。普鲁士的爱国志士又充满了新的希望,要求俄普结盟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慑于拿破仑的淫威,威廉三世含羞忍辱地接受普法同盟,并派军参战。

22.普鲁士可耻地屈服在拿破仑的铁蹄下,使所有的爱国志士都感到奇耻大辱。克劳塞维茨无法忍受在为本国的灭亡而战的军队里服役,与沙恩霍斯特、格奈泽瑙等人一起提出了辞职。

23.为了向公众证明他们的正直无私,克劳塞维茨撰写了说明他们行动理由的备忘录《三个信条》。用铿锵有力的语言和满腔的爱国热诚,揭露了统治者丧权辱国的行为,阐明了救国的良策,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异族的统治。

24.1812年5月,克劳塞维茨辗转来到了抗法斗争的前线——俄国,被密友格奈泽瑙将军大力推荐给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担任沙皇顾问富尔将军的副官。正在这时,拿破仑悍然发动了对俄战争。

25.俄军在拿破仑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为挽回败局,俄军统帅部命令部队在德里萨抢修防御工事,准备决战。克劳塞维茨却力排众议,直抒己见:“如不放弃这些被动挨打的阵地,在数倍于我的法军的迂回包抄下,俄军必将全军覆没……”

26.经过反覆考虑,沙皇采纳了克劳塞维茨的建议,决定放弃德里萨会战,实施战略撤退。俄军以微弱的兵力诱敌深入,同时派出游击部队切断对方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迫使孤军深入的法军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

27.克劳塞维茨的战略方针终于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当法军左顾右盼,且战且进,攻入到莫斯科城时,他们的退路早已被俄军所切断。法军开始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

28.弹尽粮绝、疲惫不堪的法军被迫从莫斯科后撤,俄军开始了战略大反攻。在俄军强大的攻势下,拿破仑的军队伤亡惨重。浩浩荡荡的50万大军仅几千人生还。茫茫雪原上一片狼藉。

29.为了进一步削弱法军的力量,克劳塞维茨受命与加入普法联盟的普鲁士军队谈判。迫使2万普军脱离了拿破仑,从而更加速了拿破仑在俄国的溃败,也极大地推动了普鲁士的抗法战争。

30.克劳塞维茨随俄军回到了柏林。然而威廉三世对参加俄法战争的军官却深恶痛绝,拒绝恢复他们的普鲁士军籍。克劳塞维茨只能作为俄军派往普军的联络官,留在普鲁士军队工作。

31.1813年4月,大格尔电战役开始了。战斗空前激烈,双方的损失都极为惨重。身为参谋军官的克劳塞维茨也亲手拿起了武器,与战士们一道冒着枪林弹雨冲杀在前沿阵地。

32.血战之后,克劳塞维茨忽然听到了一个噩耗,他最亲爱的导师沙恩霍斯特将军不幸阵亡。他悲痛欲绝,怀着景仰的心情写下了杰出的传记《沙恩霍斯特的生平和性格》一书。他要为死者树立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33.在俄德联军的打击下,拿破仑节节败退。作为俄德军团军参谋长的克劳塞维茨也以显赫的战功被晋升为上校。战争结束后,俄德军团被编入普鲁士军队,普王终于恢复了克劳塞维茨的普鲁士军衔。

34.随着滑铁卢战役的失败,拿破仑再次称帝的梦想破灭了。克劳塞维茨终于结束了漂泊不定的戎马生涯,到柏林陆军大学就任校长。年仅38岁的克劳塞维茨被晋升为少将,成为军中最年轻的将军。

35.在妻子玛丽的帮助下,他开始从事系统的军事理论研究。他全面地研究了古往今来的各个时代的战争,详细分析了130多个战例,写下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心得体会,这便是他的名著《战争论》的雏形。

36.1830年8月,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设在布雷斯劳的第二炮兵监察部的总监,他的研究和写作被迫终止了。临行前,他把3000多页手搞认真地封存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继续完成他的著作。

37.同年11月,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统治的起义风起云涌。普鲁士政府害怕起义的烽火蔓延到普鲁士的波兰人居住区,陈重兵于国境线上,以格奈泽瑙为总司令,并任命克劳塞维茨为他的参谋长。

38.两位卓越的普鲁士改革家,以毕生的精力鼓吹为祖国的自由而战。然而在晚年却不得不亲自统帅军队,去对付为自由而战的波兰人民。克劳塞维茨为自己扮演了如此一个悲剧性的角色而感到深深的懊丧。

39.1831年11月16日,克劳塞维茨染上了流行的霍乱,几小时后,他长眠在妻子的怀抱里。虽然他被无声无息地埋葬在古老的军人公墓,然而他的军事理论,却被历代军事家奉为至宝。

40.克劳塞维茨去世后,他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战争论》。《战争论》以翔实的资料,向人们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在政治和战争的关系上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论》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