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东普鲁士哥尼斯堡的一个马鞍匠家庭。从1755年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授逻辑学和哲学,以及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共27年。在哲学上,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张“自在之物”(即“主体”)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但又断言这是不能认识的。在道德和宗教哲学方面,他深受卢梭的影响,但对卢梭的教育和政治理论有所赞同也有所保留。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言》、《实践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等。

1.公元1724年4月22日清晨5时,德国哥尼斯馒城的马鞍匠约翰·乔治·康德家中生了一个男孩。这一天正是旧普鲁士历法的圣伊曼努尔节,父母就给他取了“伊曼努尔”这个意为“上帝保佑我们”的名字。

2.哥尼斯堡这个位于维斯拉河和涅曼河之间的城市,是康德诞生那一年由三个市镇合并而成的。它迅速繁荣起来。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兴旺,成为一个活跃的港口和连结东西欧的桥梁。

3.这个城市的市民来自德国的各个角落,多数原先信奉基督教,宗教改革后跟随整个国家信奉了路德教。勤劳、节俭、忠诚、克制和清教徒式的严格生活方式,康德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4.康德在学龄前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母亲。他在晚年时回忆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母亲。她在我身上培植了最初的优良品质,她用得自大自然的观念启发了我的心灵,唤醒并扩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诲对我一生都有极大影响。”

5.8岁那年,康德进了腓特烈学校念书。这是一所国立中学,主要课目有拉丁文和神学。学校教堂般的校规使少年康德十分厌倦,每天早晨6点钟就要集合进行半个小时早祷,每堂课上课前还要做祈祷,直到下午4点钟课程才结束。

6.尽管如此,他的各门成绩在班上都遥遥领先,除毕业考试名列第二外,每年考试他都名列第一。父母希望康德将来做一个牧师,然而少年康德却对罗马诗歌产生了强烈感情,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

7.康德13岁那年,母亲患病死去,家里的生活更艰难了。少年康德对俭朴的生活毫无怨言,常常身穿缝补的衣服,借同学的皮鞋外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购买了大批哲学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8.1740年秋,康德以优异成绩考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院。这所大学学风良好,波罗的海沿岸各地的青年学生云集于此接受高等教育。在大学期间,康德更加孜孜不倦地治学,从4年级起就开始独立撰写物理学方面的著作。

9.康德进大学那年,穷兵黩武的腓特烈一世被驱逐,腓特烈二世登上王位。这位新国王热衷音乐,会写几行诗,喜爱法国文学和哲学。他多次邀请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到自己的宫廷作客,启蒙运动在这片经济和政治四分五裂的土地上开始了。

10.德国的启蒙主义者在思考自己祖国的命运时认识到,只有铲除封建秩序和使国家得到统一,才是达到繁荣富强的唯一途径。哥尼斯堡大学的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年轻的康德也和同学们一起兴奋地讨论思索着。

11.家里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康德不得不几次中断学业。他常用一些格言来激励自己:“要使财物受你的支配,而不要使你受财物的摆布”,“不要绕着困难走,而要迎着困难行”。在亲友的帮助下,他终于坚持读完了大学。

12.1747年,康德结束了大学生活。两年后,他的第一部著作《论对活力的正确评价》出版。尽管这部著作有明显的失误和轻率,却充满了启蒙运动的革命精神,不承认任何权威,恨不能把历史积淀下来的一切偏见都送到理性法庭上去接受审判。

13.康德甚至洋洋自得地写道:“伟大思想家白白浪费许多精力而不能达到的真理,却由我第一个发现了。”可能他也觉得这样讲是不是太狂妄了,又补充道:“我不想为这个想法辩护,但也不想把它抛弃。”

14.离开大学后,康德到一些穷乡僻壤当了7年家庭教师,这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而且有充裕的时间博览群书,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基础。寂静的乡居生活,更促进了他的勤奋,这期间,他写了大量天文学方面的手稿。

15.也许是家庭教师生活使康德产生了对当教师的兴趣和感情,他把能成为一个大学教师当成了自己的理想。1755年春,他的天文学手稿几经波折后终于出版,引人注目。不久,他的硕士论文在母校通过,被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接受为正式教员。

16.在当大学教师的头几年中,康德几乎什么也没有写,讲课占去了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他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数学、自然地理和力学等,每周最少16课时。当然他也得到了补偿: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甚至有能力雇佣了一个仆人。

17.康德最喜欢讲授的课程是自然地理。尽管他几乎是个足不出户的人,却能生动而准确地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世界各地的迷人图景。后来他自己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我从各种各样的渠道吸取知识,查阅各种资料,浏览对一些国家的最可靠的描写。”

18.康德在授课时很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他经常告诫学生“遇事要自己思索,自己研究”。他要求学生不仅要学现成的哲学,尤其要学会创造哲学。在这期间,康德的学术研究方向也逐渐转到了哲学方面。

19.1755年末,一场大地震毁灭了里斯本。这个大悲剧引起康德深思:创造宇宙的上帝既然那么智慧、万能而又如此仁慈,它为什么还要使无辜者和罪人一起遭到毁灭?里斯本在哪一点上不如伦敦和巴黎?那些还在吃奶的婴儿又有什么罪过呢?

20.康德写了一本小册子,指出地震由自然原因所引起。他建议读者做一个试验,把25磅铁屑和25磅硫加水混合起来,埋八地下一英尺,把表面夯实,几小时后就会看到热气升腾,地表震动,坑中喷出火焰。这本小册子没来得及装订就一售而空。

21.1762年对于普鲁士和康德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转折之年。当时七年战争接近尾声,普鲁士濒临崩溃。可形势突然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去世,有一半德国血统的新皇帝上台后立即宣布同普鲁士结盟,并调转枪口反对原先的盟友。

22.敌友之间迅速的转换导致了人们深刻的精神危机,“万物都是美好的,万物都是向上的”这些德国启蒙运动的成果幻灭了。康德的思想也急剧地发生改变,这期间,卢梭和休谟的著作给了他很大影响,推动了他对形而上学的教条主义的重新考察。

23.康德是属于那种抑郁质的人。他有时也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咖啡馆或酒吧消磨时间,打打台球,玩玩牌。也许正是由于害怕孤独和抑郁,他从不一个人吃午饭。他乐于到别人家去作客,从不拒绝别人的邀请,并且十分注意在任何场合都平等待人。

24.康德才思敏捷,谈吐生动机智而又高雅,是社交场合的灵魂。他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有次在晚餐会上,一个年轻军官当着老军官的面把酒洒在桌上,场面很尴尬,康德正与老军官在谈论一次战役,就巧妙地把洒到桌上的酒比作向前冲杀的军队。

25.康德很珍视友谊。他把友谊摆在爱情之上,认为友谊不仅包括爱情,还要求相互尊重。他毕生都在寻求这种友谊。然而也许由于他是一位罕见的天才,事实上他身边从没有一个能够同他的精神兴趣完全沟通的人。在大学同事中,他没有一个朋友。

26.康德在闲暇时间不爱谈学术。他宁愿同那些与哲学不沾边却了解各国情况的人来往。来往较多的是经常住在哥尼斯堡的英国商人约瑟夫·格林和另一个英国人莫德比尔。有时他喜欢到森林管理员沃布泽尔家去作客,不少假期就是在那里度过的。

27.曲高和寡的康德,也像柏拉图、笛卡尔、霍布斯、洛克、休谟等圣哲一样终生独身。但他却反对犬儒主义者的所谓纯净无欲和苦行僧式的禁欲主义。他说:“爱情对事业是一种伟大的推动力量,对异性的倾慕归根到底仍然是所有其他激情的基础。”

28.他从来不理钱财,并且以此为骄傲。然而微薄的薪俸日益无法维持越来越大的开支,他有时不得不卖掉心爱的书籍来维持生活。后来,他兼任了皇家图书馆副馆长。有一个时期,他还在当地一家私人矿物陈列所里兼过职。

29.康德整整当了15年讲师。这期间,他曾有机会被聘为诗学和音韵学教授的职务,但被他拒绝了,他坚持希望担任的是哲学教授的职务。直到1770年3月31日,国王才正式委任46岁的康德为“东普鲁士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正教授”。

30.然而这以后差不多有10多年,出版物上长期看不到康德的名字。一些了解康德写作能力的人再也憋不住了。纷纷写信问他:“为什么总是那些外行在写作,而不是擅长笔墨的您在写作?您为什么沉默?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您怎么不一显身手?……”

31.其实康德一直在写。早在1770年前,他就开始写作《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作为康德哲学思想的奠基性著作。与以前相比,他从未写得这样慢过,主要的东西总是抓不住,有时好像真理已经在握了,但仔细一深究,又变成了一个没有被解开的谜。

32.康德写字台上的草稿越积越多,而书却依然没有问世。1775年,他再次调换了住宅,因为邻居家那只啼叫不止的公鸡使他无法专心致志。本来康德表示,只要邻居把鸡杀掉,要多少钱他都可以付。可这个邻居也挺怪,就是不肯杀。

33.这期间,德国掀起了一场“狂飙突进”运动。这主要表现在文学方面,号召向莎士比亚学习。人们都在热衷地思考和谈论一件事:个性解放。康德对这场正在发生的文化革命并未给予特别的关注。因为他正在全力拼搏,准备发动一场哲学上的革命。

34.1780年5月,《纯粹理性批判》终于问世。这以后,康德又出版了《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些,就形成了康德的二元论的充满矛盾的哲学体系,正如列宁指出的:“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

35.然而,康德的哲学体系,是对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的毁灭性的打击,可以说在哲学史上起了革命作用。恩格斯这样评价道:“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

36.1776年夏,康德被任命为哲学院院长。以后连任七届。1786年夏,康德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校长。同年12月,他荣获柏林科学院院士。以后,又荣获彼得堡科学院和意大利塔斯卡那科学院的院士。

37.康德晚年的著作主要有:《人类学》(1798)、《逻辑学》(1800)、《自然地理》(1802)、《教育学》(1803)等。90年代中期以后,康德开始体力不支,只得减少担任的课程。1796年7月23日,他讲完最后一次关于逻辑学的讲座,告别了讲坛。

38.1797年6月,人们决定庆祝哲学家从事创作活动50周年。大学生们列队来到康德的住处,乐队高声演奏。一个20岁的青年走进教授的房间,向他祝贺致敬,并向这位智慧的老人保证,将永远记住他的教诲。在街上,甚至有人还高呼“万岁”。

39.1804年2月12日,康德因病逝世,终年80岁。早在5年前,他就立下遗嘱,要求在死后的第三天早晨安葬,尽可能从俭,遗体就埋葬在普通墓地上,并希望葬礼只有他的亲人和朋友参加。

40.但连续16天,全城的人络绎不绝,前来瞻仰康德的遗容。安葬那天,24名大学生抬着灵柩,后面走着驻防军军官团和成千上万人的送葬队伍。大教堂前响彻着庄严的送终词,没有一个神甫参加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