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中国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宇子舆。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对后来宋代的儒学有很大影响。被公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1.约在公元前372年(周烈王四年),迁居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的鲁国“三桓”(鲁国掌握政权的三家贵族)之一的孟孙氏后裔激公宜,生下了一位公子,起名孟轲,字子舆,这就是孟子。不幸的是,孟子3岁丧父,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2.孟子本住在郊外靠近墓地的地方。孟母见儿子玩起祭祀的游戏,便迁居到城里。不想孩子又模仿起叫卖和讨价还价来。孟母又乔迁到一个学堂附近,孟子也就跟读书人学习礼仪,孟母这才满意地定居下来。孟母三迁择邻的佳话一直广为传诵。

3.孟母靠织布维生,尽量省吃俭用,供孟子上学。当孟母得知儿子学习并不十分刻苦时,她脸色骤变,便用剪刀剪断机杼,并说:“如果你读书不求精进,中途而废,这跟砍断机杼有何两样?”孟子十分震惊,痛哭流涕发誓从此刻苦攻读。

4.孟子年岁稍长,为了使学业有所长进,便决意外出游学,访求名师,增广见闻。由于他一直崇尚孔子学说,公元前350年,孟子怀着年轻人的一股热情,奔向儒家的发祥地——鲁国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

5.聪颖而又满怀求知热忱的孟子在鲁国都城定居之后,便专心致志地跟随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曾子等人悉心求学。他日夜攻读,研究儒学,没多久,就深通五经,尤其擅长于《书经》和《诗经》,他自信已能对孔子学说有所继承和发扬了。

6.学成之后,孟子虽热切期待继承孔子的理想,以求拨乱反治,解救民生痛苦,只是苦无机遇。他只好把全副精力放在培育英才的事业上,培养出了公孙丑、公都子、万章、陈臻、屋庐子、充虞等杰出弟子。

7.孟子有心造福桑梓,而邹国的穆公也听到了他的贤名,便派人请他回国,举他为士。穆公问:“邹、鲁交兵,我方死难多人,百姓却不肯去救,当如何处置?”孟子说:“百姓不是逃荒就是饿死,而君上米谷满仓,百姓怎肯效死力,君上要施仁政才是!”

8.穆公听不进去。于是孟子准备仿效孔子去游说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公元前322年,51岁的孟子直奔鲁国北方的齐国,正好齐威王也派人来敦请。孟子被安顿在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附近)专为延揽天下贤才的“稷下馆”,并拜之为卿。

9.孟子出仕为卿后,收入颇丰,可以让老母颐养天年了。不料,就在孟子出仕的第二年,操劳过度的孟母不慎感染了风寒,孟子遍访名医为她诊治,可是病性日见严重,以至医家束手无策,老人家终于溘然长逝,撒手人寰。

10.齐王虽对孟子礼遇有加,但未赋于实权,孟子也发觉齐威王怠于政事,宠幸谄谀之臣,于是向齐王提出辞呈。威王一再挽留,但孟子去意甚坚,戚王只好答应,并赐黄金百镒(2000两),被孟子婉拒了。

11.孟子师徒来到宋国,向宋王建议减税,田赋按十取一,并免除关卡及商品捐税,这样,天下商贾当会闻风而来,不需多久,宋国便能富强。但宋国权臣缺乏革新热忱,优柔寡断,纵使宋王有心实行仁政力图振作,也难有作为,孟子又一次失望了。

12.孟子又赶往正在厚礼招贤的梁国。在路过鲁国时,听说鲁君让乐正子主政,孟子兴奋得夜不成寐,以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可以通过弟子乐正子得以实现了。不料由于宠臣臧仓进谗,鲁平公打消了任用孟子的念头,孟子便回到故乡邹国继续执教。

13.这时滕定公崩逝,滕文公继位,文公曾以太子身份到宋国拜访过孟子,此时便派师傅然友专程聘请孟子。孟子明知滕国很小,但新君颇有作为,而且楚国农学家许行、楚国儒生陈相兄弟都投效滕国,孟子也就再度兴起游学念头,欣然出山。

14.许行认为滕国粮满仓、财满库,而滕君并未亲自耕种,算不得贤明。孟子指出许行只种谷子,衣物、农具等都是用谷子换来的,所以滕君也无须耕种,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干人”这本是历史事实,不足为怪。

15.滕国毕竟是小国,又夹在齐、楚之间,即使尽力事奉大国,仍不免被侵伐。滕文公忧心忡忡地就此请教孟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能施仁政,小国之君也能称王于天下,如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那样,这就是‘仁者无敌’!”

16.鉴于滕国终难成为大器,孟子又离滕奔魏,途遇去劝谏秦楚罢战的一宋人,孟子对这位素来尊敬的前辈说:“不能只求罢战而不择手段。如果两国之君贪利而停战,臣子贪利而事奉君王,这就是图利忘义,想要不亡国也不可能了。”

17.魏国由于先后败于齐、秦,为避强秦之锋迁都大梁(今开封),因又称梁。孟子到达大梁后,梁惠王待之以上宾之礼,劈口就问:“何以利吾国?”孟子冷冷地说:“还是请君王谈谈仁义吧,何必谈利呢?”这年是公元前320年,孟子已53岁。

18.孟子随即献计说:“给农家的5亩宅地种桑,50岁时就不愁没衣穿;鸡猪狗只要不误它们的生育期,70岁时就不愁没肉吃,每家给100亩地,不违农时耕作,就不愁没有饭吃……然后办学校,教育百姓懂得孝道,这样必定能称王于天下。”

19.野心勃勃、充满功利思想的梁惠王,却认为孟子的主张根本不切合需要。孟子感到在梁国已无用武之地,正在考虑去留时,惠王病逝,襄王继位。孟子又寄望于新君,就求见襄王,旋即察觉襄王是个无所作为的人,他决意离开大梁。

20.孟子和弟子们乘坐数十辆豪华的马车,于公元前318年二度适齐。刚继位的齐宣王第二天就亲自接见,任孟子为客卿。孟子乘机向齐王宣传了“保民”理论:先使人民经济生活安定,再施以教化,以家族和乐为前提,进而普及于社会,王业必兴。

21.后来,孟子又忠告齐宣王:“如果国君把臣属看成是自己的手足,臣属就会把国君视为心腹;如国君对臣属如犬马,臣属就会视国君为陌路人;如国君视臣属为草芥,恣意践踏,臣属就视国君为仇敌!”一番话说得齐宣王冷汗直流。

22.后来,齐威王问孟子:“周文王的苑圃方围70里百姓还嫌小,寡人的苑圃方围才40里,百姓因何还嫌太大?”孟子叹道:“文王的鸟兽园允许百姓砍柴猎兔,而大王的苑圃里杀麋鹿与杀人同罪,苑圃不啻是个大陷阱,怎能说不大呢?”

23.公元前316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不听劝阻,派匡章率兵吞并了燕国。结果不出孟子所料,燕人起而反抗,列国诸侯也准备出兵干涉,齐军被迫撤退。但当孟子借机再次劝谏广施仁政时,宣王顾左右而言他,从此对孟子日益疏远。

24.一次,宣王问及武王伐纣岂非犯上时,孟子断然说:“只听说武王杀了独夫,没听说武王杀了君上!”此言一出,石破天惊!孟子认为那种残暴无道的统治者根本不配称为人君,进一步阐发了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25.后来,孟子正想去谒见齐王,不料齐王派人告诉他:“寡人本来是想见夫子的,但因身体不适,如你肯进宫,寡人就勉强抱病登朝。”孟子当即告诉来人:“不巧得很,我也有病在身,不能到朝廷里去!”

26.第二天,孟子准备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弟子公孙丑提醒说:“昨日君王派人召见,夫子托辞有采薪之忧,今日却去吊丧,恐未必妥当。”孟子说:“昨日有病,今日痊愈,有什么不好呢?”他还是吊丧去了。

27.孟出刚出门,齐王就派人来探视孟子病情,并有御医同行。孟子的堂兄孟仲子只好搪塞说:“昨日王命召见,夫子恰巧有点小病,不能遵命入朝,今日病稍好一点,就赶到朝廷去了,不知到达了没有?”

28.孟子得知后就去拜访大夫景丑,景丑对此颇为不满。孟子说:“古来大有为之君,必定有不能随便召见的臣子!倘有要事商量,国君会亲自到臣子那里去。”表达了他作“不召之臣”尊严,决然不先去见王,他对齐王的不满已溢于言表,求去之心渐炽。

29.公元前311年,孟子离开临淄,当晚在画邑下榻。有人挽留他,孟子自顾打盹,那人十分不自在,说:“弟子沐浴斋戒,诚心挽留夫子,现在我只好走了。”孟子这才说:“你不劝齐王改变态度,而劝我留下,是你拒绝我呢,还是我拒绝你呢?”

30.三天后,孟子二行才离开了留居7年之久的齐国。齐人尹士抨击说:“孟子如不知道齐王不能成就事业,那是他的糊涂;如果明知却又远道适齐,表示他贪图富贵。如今因意见不合离去,却又在画邑恋恋不舍地逗留了3天,我就不喜欢这一套!”

31.孟子的弟子高子把这些话转述给孟子,孟子叹道:“我远道适齐是自愿的,意见不合离去则非我愿,实乃不得已。在画邑滞留3天,是希望齐王能转变态度,但齐王若无其事,我这才像流水般无所留恋,决心离去,尹士怎么知道我的心意呢?

32.孟子又让高子转告尹士:“齐王天资朴实,还能教他推行一些善政,如齐乇肯用我,不仅齐国能安定,天下人民也可望安定太平,可惜事与愿违……”尹士听到这番话,深深悔恨:“我真是一个没有见识的小人!”

33.孟子离开了齐国,也结束了他10年游说诸侯的生涯,理想依然未能见用于世,身心倦怠的孟子,再不想徒劳了。他已年过花甲,深知时不我待,决心将余生的全部精力都扑在培养英才的事业上,于是他率弟子回到了故乡——邹。

34.在故乡,孟子开始了晚年平静的教学生涯。在和告子辩论时,他阐述了他的性善观:“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均有良心的萌芽,将其拓展充实,就是善人;而由于环境及后天的利欲欺心,迷失了人的善良本性,才出现了坏人坏事。”

35.孟子还一再告诫弟子要“三省吾身”:养气,可以不为邪说所惑又见义勇为;穷欲,是指不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不想本身不愿想的私欲;求放心,则是指去邪欲存良心;明言,即善于分析偏激的诐辞、淫辞、邪辞和乱辞。

36.转眼20个春秋过去,孟子的晚年犹如彩霞绚烂的夕阳,为霞满天,又逐渐西沉,行将隐没。公元前289年,这位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永远安息了,享年84岁。他被公认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被尊为“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