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据说父亲是石匠,母亲是接生婆。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自己”。以“自知其无知”为标榜,宣称他不是“智者”而是“爱智者”,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即知识”,知识的对象即“善”,还提出目的论来对抗决定论。深信他一生为某种精灵所护持和支配。最后,被奴隶主民主派控以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之罪,由法庭判以死刑。他好谈论而无著述,其言行见于柏拉图的一些对话(如《自辩篇》、《克里多篇》、《拉基斯篇》、《卡米底斯篇》、《斐多篇》等)和色诺芬的《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中。
1.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的阿洛佩凯区。父亲索弗罗尼斯科斯是一个从事雕刻的石匠,母亲法伊纳列特是一个接生婆。据记载,尽管苏格拉底的父亲只是一个工匠,却与当时雅典的著名政治家阿里斯特伊得斯是好朋友。
2.青少年时代的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但他却并没有继承父亲雕刻匠的职业。苏格拉底的父亲很注重教育,让儿子广泛接触各方面的知识,还让他师从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斯的弟子阿尔赫拉于斯学习自然哲学。
3.当时,为了抵抗波斯的侵略,亚细亚以及爱琴海诸岛的希腊人成立了提诺斯同盟,推举雅典为盟主,一些大国提供船只和船员来组成强大的舰队,其他各国则以钱财来支援。因同盟国的基金由提诺斯岛的阿波罗神殿负责保管,所以叫提诺斯同盟。
4.波斯军队撤退后,雅典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迅速重建家园,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希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这个光辉的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例如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等。
5.辉煌的艺术,巍峨的建筑,精美的雕刻,雄辩的演说,当时雅典的这一切都给青年苏格拉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仍在继续,面对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苏格拉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哲学风格,成为一个自信的实践家。
6.30多岁的时候,苏格拉底自愿当起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他的生活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同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7.苏格拉底的整个一生差不多都是在雅典度过的,只是为了参加战争才几度到过其他地方。他当过重装步兵,曾三次参战。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32年至429年之间,参加波特伊达伊亚战役,那时他已38岁。
8.他作战十分勇敢。在另一次战斗中,一个同伴从马背上摔下来,身受重伤,当时部队正在撤退,四周都有敌军,苏格拉底却能沉着地应战,救出了那个同伴。公元前422年,苏格拉底还参加了阿姆菲波利斯之战。
9.大约40岁左右,苏格拉底成了雅典的知名人士。尽管他的外表很丑,身材矮胖,宽脸,鼓眼睛,大扁鼻子,然而他却以他的幽默感、智慧和谈话的魅力征服了雅典人。甚至整个希腊都知道他有“最高智慧者”之称。
10.然而苏格拉底却不承认自己是智者。他曾说过:“如果我是最有才智的话,那仅是因为只有我才知道自己是一无所知的。”他到处寻求最聪明的人,和他们讨论“自己是否比别人聪明”这一话题,每一次都引起别人的不满,被别人憎恨。
11.他在辩论时总是装成没有锋芒、愚昧无知的样子(这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伪装),然后以尖刻的询问迫使他的崇拜者或反对者承认他们自己的无知。他的名声越来越大,许多人模仿他的行为举止,也去寻找比他们自己更聪明的人。
12.苏格拉底的生活非常简朴,肚子饿了,就随便吃一点,渴了才喝点饮料,绝不耽溺于美食。他认为:“必须抗拒有诱惑性的食物,如果肚子不饿还吃东西,不渴却喝饮料,会使你的头脑和灵魂堕落。”
13.他平日虽不饮酒,但遇到必须应酬的场合,酒量却很大。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谈到苏格拉底与朋友共饮,一边喝一边大谈哲理,后来大家一个一个地醉倒了,只剩下苏格拉底依然清醒,从容地离开了杯盘狼藉的筵席。
14.公元前406年,64岁的苏格拉底曾一度担任公职。这一年,雅典在阿尔吉努萨伊群岛附近击败斯巴达水军,以15艘战舰的代价赢得巨大胜利,使敌人损失70余艘。但战斗刚一结束,巨大的风浪吞没了25艘雅典3列桨战舰及全部船员。
15.这一事件在雅典引起了轩然大波,贵族派利用死者家属的情绪进行煽动,要求法庭对负责指挥的八位民主派将军全部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个判决,其他委员群起攻之,但他毫不畏惧,他认为若为法律和正义而斗争就应不怕一切危险。
16.公元前404年,雅典由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失败,民主政体被斯巴达支持的“30人委员会”的统治所取代。“30人委员会”的头目之一就是柏拉图母亲的堂兄弟克利提阿斯。
17.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苏格拉底召去,要他带领四个人去逮捕一个名叫列昂的富人,欲杀之以夺其财产。那四个人欣然从命。苏格拉底却拒绝合作,拂袖而去,还公开谴责这种滥杀无辜的暴行。
18.苏格拉底议论道:“如果有一位牧牛人,他牧养的牛群一天天地减少,牛也一天天地瘦弱,而他仍然不承认自己是个不好的牧牛人,这不是件很可笑的事吗?就好像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国内的人口一直在减少,国家的道德也一直颓废不振……”
19.“……可是他并不觉得这是耻辱,也不承认自己是个不尽职、不够格的政治家,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有人听到苏格拉底的这番议论,向克利提阿斯检举了他。从此,苏格拉底被禁止与青年接触。但苏格拉底对此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20.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一位并不著名的悲剧作家米利特斯和其他两个人指控,交法庭审判,起诉状这样写道:“……他不承认国家所规定的众神,引入其他的神(宗教行为),并且蛊惑青年犯罪,我们要求将他判处死刑,以整肃纲纪。”
21.柏拉图是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受审的目击者之一,从他撰写的《申辩篇》中可以看到,苏格拉底利用这个机会发表了激昂慷慨的演说:“……不要将死和其他的事放在心上,我是为了求智慧、爱智慧而生存,绝不能因怕死而畏缩,停止研究学问。”
22.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对被告进行判决之前,被告有权提出一种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罚,以便法庭二者择一。但苏格拉底理直气壮地自称无罪,认为自己的言行是有利于社会的,如果提议减轻刑罚,等于承认自己有罪。结果,他被判了死刑。
23.在通常情况下判决应立即执行,但由于宗教方面的原因,苏格拉底未被马上处死。原来,每年5月,雅典都要派圣船“帕拉洛斯”号满载祭品去提诺斯岛的阿波罗神庙朝圣,在该船往返的一个月内不得处决犯人。苏格拉底的刑期适逢圣船启航之时。
24.收监期间,他的朋友克利多等人买通狱卒,制定了越狱计划,劝他逃走。但苏格拉底认为逃脱不是正当的行为,自己应服从国家的法律。无论遭遇什么样的打击,都不可改变信念,这是苏格拉底的信条,他不愿因此破坏他一生所遵行的原则。
25.去往提诺斯岛的圣船回来了。夜幕渐渐低垂,死亡的脚步一步步向苏格拉底逼近。他从容沐浴后,与家人和亲属作最后的谈话,然后打发他们先离开牢房。只剩下克利多等苏格拉底的朋友和弟子,他侃侃而谈了一番关于灵魂不死的问题。
26.苏格拉底说:人生就像在预演一场戏,而这场戏是由上帝导演的,上帝善意地把人类的灵魂放入肉体这个“栅栏”中,死亡则表示灵魂获得解放,步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能更自由地透视真理与事实。因此,对一个好人来说,死亡是好戏的开场。
27.这时,行刑的人捧着一杯毒药进来了。苏格拉底问道:“请你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做。”那人说:“你喝下这杯毒药后,要不停地走,如果感觉双脚沉重起来,就躺下,那么毒药就会生效的。”苏格拉底接过杯子,脸色丝毫不变,镇定地一饮而尽。
28.在场的人忍不住都哭了起来。苏格拉底说:“你们这是干什么?真令人受不了!我遣走女人和孩子们,就是怕女人和孩子们会这个样子。男人必须安静地死,所以你们应该镇定下来,要坚强。”他的脚步渐渐沉重起来,那个拿毒药来的人要他躺下。
29.又过了一会儿,苏格拉底的身体己经僵硬,没有知觉了。突然,他把盖在脸上的布拉开说:“克利多,我还欠阿斯克勒普斯(医学之神)一只雄鸡,请别忘了还他!”这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一年,苏格拉底正好70岁。
30.苏格拉底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哲学对话这种体裁,是在苏格拉底学派中最终形成的。他所创造的“灵魂臻于尽善尽美”这个概念,成为欧洲学术和道德上的一种传统,直接影响了欧洲两千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