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50,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终不见用。一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余人。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1.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的陬邑东南约50里处的尼丘山下。当时,他的父母专程来此求子,不想由于过度疲劳,竞分娩在山洞里。这个洞也由此被后人称之为“坤灵洞”、“夫子洞”。

2.孔子出生时,头顶部四周高中间低,很像是一座小尼丘山。父亲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仲”表示孔子在兄弟之间排行第二。在古时候,“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父”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孔子”、“尼父”、“仲父”。

3.孔子出身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家世,可以追溯到商代的最高统治者商汤,所以后来孔子自称“丘也,殷人也”。他的父亲孔叔梁纥,身材魁梧,力大过人,以勇敢著称,是当时鲁国一位有名的武士,被封为陬邑的大夫(相当于县官)。

4.幼年的孔子活泼可爱、天资聪慧,父母教他说话,一遍即会。孔子3岁的时候,年老的父亲叔梁纥病故了,年轻的母亲为了避开复杂的家庭矛盾,带着幼子迁居到鲁国国都曲阜城内的阙里去了。

5.孔子的母亲嫁给叔梁纥作继室时才17岁,一个妙龄少女同一个年逾花甲的人结合,本来就违反了当时的礼制,再加上男人去世,使她这个年轻的寡妇时常受人奚落,过着十分不顺心的日子。她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指望他长大能去做官。

6.在这种压抑的环境里,孔子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从小养成一种谨慎小心、循规蹈矩的性格。他很敏感,很会应付人,待人恭敬谦和,并善于思索。母亲对这个早熟而又聪明的儿子颇为喜爱,用各种方式精心培养他。

7.幼年的孔子不像一般孩子那样玩一些爬树、摸鱼的游戏,使他最感兴趣的是各种祭礼。当时的鲁国是周朝礼乐文物制度比较完整的地方,每当曲阜城里举行祭祀活动,孔子总要母亲带他去观看,因此他五六岁时就能看懂各种祭礼。

8.他还常常弄来各色木质小祭器,摆在桌子上,按照祭祀的次序逐节演练。摆放每一件祭器,模仿每一个动作,他总是十分认真,从不敷衍任何一个细节。像这样的游戏形式,他每天都要进行一次或几次,却从不会感到厌倦。

9.孔子17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非常悲伤,却表现得很沉着,坚持严格依照当时的习俗将父母合葬。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坟墓,把母亲埋葬了。从这件事中,孔子逐步了解了自己的家世,更加发偾学习,以求重返贵族阶层。

10.不久,孔子听说鲁国贵族季孙氏要宴请读书人,认为自己也有资格参加,于是穿着孝服跟在别人后面走了进去,结果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拦住,还羞辱了他一番:“今天宴请的是士,谁请你呢?”孔子只好尴尬地退了出来。

11.从此,孔子更加发愤学习,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当时作为“士”所必须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基本功。他在学习上注重求实精神,反对空想、武断、执拗、主观,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聪明)也”。

12.依照“周礼”关于男子18岁就算成人的规定,孔子19岁结了婚,次年生了一个儿子。鲁昭公念及他是叔梁纥之后,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孔子以此为莫大的荣幸,给儿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鲤是孔子唯一的儿子。

13.孔子在20岁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先后充任过管理牛羊的“乘田”和看管仓库的“委吏”,他办事认真负责,对人诚实可靠,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后来,又做了季孙氏的“司职吏”(管理畜牧人员的小官),工作较清闲,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14.近30岁时,孔子的学业已经远远超过了“六艺”范畴,他博学多识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称赞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有一次,他在曲阜城西当时叫做矍相圃的地方习射,人们听说是孔子在习射,纷纷赶来观看,围观的人简直像一堵墙。

15.于是,孔子终于同“鄙事”告别,开始收授弟子,创办私学。这期间,孔子还带着弟子南官敬叔,专程赴周室考察礼乐,他看到周代的许多文物,饱览周室的各种文籍,据说还见到了老子。孔子从周返回鲁国之后,门下的学生日益增多。

16.孔子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齐景公的亲信商昭子的家臣,想借此得到齐景公的信用。商昭子果然向齐景公引荐了孔子。齐景公听了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等主张,大为赞赏。

17.通过几次问政,齐景公觉得孔子是个有用之才,想委以重任,并准备将尼谿地方的田地封给他。这件事却受到了晏婴和许多大臣的坚决反对,认为不能用孔子那套繁文缛节来治理国家。齐景公也觉得孔子的主张远水不解近渴,于是改变了主张。

18.孔子在齐国的政治活动失败了,但在学术上却颇有收获。他在宫廷里听到了舜时的《韶》乐,用心演奏,竟入迷到有三个月连肉的滋味都觉不出来的程度。孔子在齐国住了大约两年,自感怀才不遇,就返回鲁国办学,这时他已经37岁了。

19.自齐返鲁之后,孔子并没有因此而动摇自己的主张。他一方面潜心于教育事业,培养为实现“仁政”、“礼制”所需要的人才,等待从政的机会,一方面又依照他确立起来的思想原则褒贬时事,阐发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四方来向他求学的人日益增多。

20.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这给了他实践政治理想的机会。到任一年,政绩卓著,所管辖的地区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的太平景象。一时,四方官吏都争相效仿,孔子的威望引起了鲁国朝野的重视。

21.次年,孔子被提升为司空(管理鲁国工程建筑的长官)。孔子经过认真勘察,划分出五种不同的地势、地质,即山林、川泽、丘陵、高原、平地,以分类安排,使之有利于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使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用。

22.不久,孔子又被提升为大司寇(掌管鲁国司法并兼理外交的长官)。孔子即将上任的消息传出之后,在曲阜引起了震动,骗人的羊贩子老实了,泼妇骂街的声音听不到了,为非作歹的流氓匿迹了,市井之徒不敢哄抬物价了……

23.大司寇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案件。但在当时,并没有法律条文,判处案件往往凭官吏的主观臆测。孔子却不是这样,他每次总是先把了解案情的各种人找来,一一询问对此案的看法或意见,当大家畅所欲言后,才斟酌众议而作出裁决。

24.孔子任大司寇约3年时间,其间最值得一提的两件事是:参与“夹谷会”和“堕三都”。这年,齐国大夫黎钮向齐景公献计,派遣使节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今山东莱芜县境内)会晤,暗地里设下埋伏,到时候突然劫持鲁定公,以迫使鲁国就范。

25.鲁定公毫无戒备地便想前往,经孔子提醒,才带了左右司马和一些兵车。会晤时,齐国事先准备好的舞乐队举着各式旗子,有的还拿着长矛短剑和戟等兵器,乱哄哄地拥上两国君主相会的土台,表演起“歌舞”来。

26.孔子见形势紧急,即刻走上土台,但他没有忘记礼仪,在离土台最高处还差一级台阶地方站住了,扬起袖子大声喝道:“两国国君正在举行庄严的会见,野蛮的舞乐为什么来此?”齐景公十分尴尬,又见不远处站着的鲁国士兵,只好命舞乐队退场。

27.夹谷会后,齐国把原先从鲁国侵夺的一些土地还给了鲁国,以示道歉。这大大提高了孔子的威望,他也因此受到掌握鲁国实权的季桓子的信用。弟子子路做了季氏宰,成为季桓子的家臣首领。一时,孔子在鲁国政权中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28.过了两年,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由大司寇代理季桓子处理国事。这期间,他利用“三桓”和家臣之间的矛盾,拆除了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封地的高大城墙,这就是著名的“堕三都”。孔子想以此削弱“三桓”的力量,加强国君地位。

29.“堕三都”后,孔子和季桓子的矛盾表面化了,这使他的处境开始变得艰难。正在这时,孔子又遭到了齐国的暗算。齐国知道鲁定公和季桓子爱好玩乐,于是选了80名美女,连同120匹身披锦缎的好马,一起送到鲁国来。

30.碍于孔子恪守周礼的治国主张,鲁定公和季桓子开始只是装作去巡视,把那些美女和马匹看了又看,流连忘返。最后,他们终于还是把这批美女接收下来了,而且一连三天不理朝政,终日宴饮作乐。从此,他们不再找孔子商议政事。

31.不久,南郊祭天时,祭祀用的肉没有按常礼分给孔子,这意味着孔子不再受到尊敬。孔子知道再留在鲁国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于是当机立断,连参加祭祀戴的礼帽也来不及脱,便向鲁定公辞去职务,怀着沉痛的心情离开了鲁国。

32.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一批弟子,乘着马车匆匆上路,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坎坷历程。往东是齐国,当然不能去。于是孔子决定西行,选择卫国作为第一站。当时鲁卫两国是兄弟之邦,执政的卫灵公在位已经38年,国内局势比较稳定。

33.孔子沿途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进入卫国后,孔子感叹道:“这么多的人啊!”驾车的弟子冉有问:“人口已经众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那就让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如果已经富了,还要怎么办呢?”孔子答道:“那就教育他们。”

34.孔子来到卫国后,卫灵公按照他在鲁国的官俸给他粟米6万小斗。可不久,卫灵公听信谗言,派一个名叫公孙余假的人监视孔子,甚至跟着孔子进进出出。孔子觉得十分别扭,只在卫国住了10个月便离开了。这一次,孔子打算去陈国。

35.当路过匡地时,正好轮到弟子颜刻驾车。颜刻曾随阳虎带兵过匡,当时,未经匡人允许,就强行夺路通过,匡人因此怀恨在心。见到颜刻驾车,匡人以为阳虎一行又到匡地来骚扰,于是把孔子一行围困了起来,整整五天才得脱险。

36.孔子改变了主意,又回到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回来,亲自到郊外迎接,后悔先前怠慢了孔子。可卫灵公已经老了,怠于朝政,也无意让孔子参政,加上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孔子的远房亲戚)干政弄权,举止轻浮,使孔子觉得有失体面。

37.孔子准备渡黄河北上,去晋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当他走到河岸边时,听说掌握晋国大权的赵简子杀了两个主张礼制的贤人窦鸣犊和舜华。这使孔子认识到赵简子也是一个不讲周礼的人物,于是望河兴叹了一番,打消了去晋国的念头。

38.孔子和弟子一行几十人怀着郁闷的心情离开卫国,茫然地朝东南方向行去。经过曹国到了宋国。掌握宋国大权的司马桓魋听说此事,就派人暗中监视。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司马桓魅带了一帮人来,七手八脚地砍倒了大树。

39.为了避免再惹意外,孔子换了老百姓的衣服,匆匆西行。来到郑国,郑国没有接待。于是他们只好继续向西南方向行进。公元前492年,孔子到达陈国都城宛丘,受到陈湣公的接待。孔子在陈国大夫司城贞子家里住了下来。

40.孔子在陈国住了3年,这时他已63岁。尽管孔子在陈国很受尊敬,但陈国非常弱小,国君又十分平庸,孔子只不过是空食俸禄罢了。就在这一年,吴国大举攻陈,楚国帮助陈进行反攻,情形十分混乱。于是,孔子决定离开陈国,经蔡国去楚国。

41.孔子一行在路上被乱兵围住,一连七天没有生火做饭,弟子们又饥饿,又疲劳,有的还病倒了,不免露出了不满情绪。但孔子却仍然很镇静,照常给弟子们讲学、弹琴、唱歌,以自己临危不惧的镇定形象鼓舞大家,从而想方设法渡过了难关。

42.然而孔子并没有到达楚国的都城。楚昭王本想重用孔子,但受到了以令尹子西为首的一班大臣的反对。这年秋天,楚昭王病死了,子西掌握了楚国大权。在这种情形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停留在楚国的边界上,进退两难。

43.一天,一个叫接舆的楚国隐士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前:“凤呀!凤呀!你为什么这样狼狈?过去的让它过去吧,未来的还能够避免。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当权的有几个好人?!”孔子听了十分感慨,想同这个人谈谈心事,可这人已经远去了。

44.这以后,孔子又在卫国住了几年,终不得志。直到公元前484年,掌握鲁国大权的季康子(季桓子之子)派使臣备礼来迎,孔子回到了鲁国,这时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孔子走访列国14年,饱尝艰辛,倍受窘厄,到处碰壁,但增长了不少见识。

45.孔子回到鲁国后,被尊为国老,物质待遇十分优厚。但他依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的许多弟子先后当了大官,孔子也通过弟子以自己的主张参赞鲁国政务。然而鲁国终究不能用孔子,他便专心致力于古文献的删定整理。

46.孔子对他所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鉴别、分类、分析、综合,终于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六本定型的教材。第一次系统清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

47.在此过程中,他总结了尧、舜、禹、汤、文、武的统治经验,汇集了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知识,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伦理学说,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

48.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终年73岁,葬于古鲁都曲阜城北一里多外的泗水旁。弟子们像失去了父亲一样哀痛,在墓旁盖起小屋,守孝三年。当时,许多前来祭奠的人带来各地的树苗,栽到墓的附近,天长日久便蔚然成林,后世称为“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