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列宁(1870—1924)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城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列宁于青少年时代起即投身革命活动,直至病逝。他把自己的整个一生献给了为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从专制政体的压迫下、从资本的压迫下、从资本家和地主的政权下解放出来的事业,献给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他同各种敌人进行了坚决无情的斗争。他用许多适应于新的历史情况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加以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1.公元1870年4月22日,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列宁)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伊里哑·尼古拉也维奇是辛比尔斯克省国民教育视察员,后来担任该省国民教育总监,因为多年的劳绩,得到贵族称号。
2.母亲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个有学识的妇女,她意志坚强,性情刚毅,希望把子女培养成诚实的、有学识的、有思想的人。列宁在家中是第三个孩子。家庭的其他成员还有:姐姐安娜、哥哥亚历山大、弟弟德米特里、妹妹奥利娅和玛丽亚。
3.列宁从小聪明活泼,喜欢户外活动。他无论做什么事总是十分认真,甚至在下象棋之类的娱乐上也是如此。他8岁时就跟父亲学会了下象棋。他下棋有个规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悔棋。他自己从不破坏这个规矩,也要求对手严格遵守。
4.列宁的少年时代正是俄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期。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民意党人刺死后,沙皇政府加强了警察统治。列宁亲眼看到伏尔加河流域各民族人民的贫穷困苦生活和遭受的种种压迫,心里十分愤慨。
5.在中学时,他已经读了许多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著作,尤其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给了他很深的印象。有一年,在彼得堡上大学的哥哥亚历山大回家过暑假时,带来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从那时起开始阅读这部天才著作。
6.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进思想对少年列宁革命信念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他的这种革命情绪也在他的作文里流露出来,还因此受到校长的责备:“你在这里写些什么被压迫阶级,这和你有什么相干?”
7.1887年春,父亲去世才1年,哥哥亚历山大又因谋刺沙皇未遂被杀害,全家人陷入悲痛之中,哥哥的死对列宁的震动很大,更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但他不赞成暗杀这种方法,他说:“不,我们要走的不是这条路。不应当走这条路。”
8.这年6月,全家搬到喀山。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同年12月,他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并遭到逮捕。警察局长问:“小伙子,你干吗要造反啊?要知道你的面前是一堵墙。”列宁干脆地回答:“不过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会倒的。”
9.列宁被遣送到离喀山40俄里的科库什基诺村,住了将近1年,这个田庄是列宁的外祖父购置的,有五分之一属于列宁的母亲。好在田庄里有不少旧杂志和书籍(这是列宁一位已故舅父留F来的),列宁又向喀山图书馆借了些书,订了报纸。
10.1888年10月,列宁得到回喀山居住的许可,但不准他进大学。回喀山不久,列宁就参加了喀山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当时,俄国拥护马克思学说的人还非常少,列宁和小组的成员们一起热烈讨论马克思的著作和普列汉诺夫反对民粹主义的著作。
11.母亲看到列宁积极参加秘密革命活动,担心他再遭不幸,断然决定全家迁往萨马拉省阿拉卡耶夫卡村附近的田庄。这个小田庄是列宁的母亲用卖掉辛比尔斯克房子所得的钱买下的。列宁在这里读r大量的书,学r几种外语,考察了农民的状况。
12.1891年,经母亲的奔走,喀山大学准许列宁以校外生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考试。列宁在考试中每门功课都得到最高分数,被授予最优等毕业文凭。不久,他注册为助理律师,在萨马拉地方法院当辩护人。
13.列宁在萨马拉住了4年多。在那里,他对民粹派展开了斗争,组织了对革命青年有很大影响的萨马拉马克思主义小组。然而对他来说,萨马拉毕竟太小了,这个外省城市,只不过是从流放地西伯利亚通往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一个车站而已。
14.1893年9月,列宁来到彼得堡。当时,许多大城市如彼得堡、莫嘶科、哈尔科夫、基辅、下新城、喀山、萨马拉、敖德萨等都有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列宁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在彼得堡组织全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5.23岁的列宁作为一个革命活动家出现在同志们面前。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善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当时俄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对工人阶级斗争的必胜信念和卓越组织才能,这一切使列宁很快就成了彼得堡马克思主义者公认的领导者。
16.他大量参加各种聚会,把民粹派的理论批得体无完肤。1894年春,他撰写了名著《什么是“人民之友”》,彻底揭露了民粹派是人民之敌的真面目,预示了俄国工人阶级即将展开公开的政治斗争。
17.在革命活动中,列宁认识了夜校女教师娜捷施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后来由于共同的事业使他们经常见面,她就成了列宁的终生革命伴侣。这时的青年列宁,从外貌看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由于用脑过度,他的头发开始脱落。
18.1895年4月,列宁去瑞士与普列汉诺夫在国外建立的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联系,经过磋商,决定在瑞士出版一个不定期刊物——《工作者》。归途中,他在巴黎和柏林逗留了3个月,考察了西欧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
19.这年秋天,列宁带着一箱秘密书刊回到俄国。海关的检查官发现了秘密书刊,却没有逮捕列宁,想要“放长线钓大鱼”。在有密探盯梢的危险情形下,列宁继续革命活动,不久,就把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成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20.几个月后一个寒冷的冬夜,沙皇的宪兵逮捕了列宁和一大批会员,已经准备好的《工人事业报》创刊号也被没收。作为对于这一事件的抗议,彼得堡的工人们印刷了一份提出各项政治要求的传单,散发到各个工厂,罢工斗争的浪潮此起彼伏。
21.即使在监狱里,列宁也没有停止工作。他寄出许多秘密信件和传单(用牛奶写在书的字行间),指导狱外的革命活动。为了防止看守发觉,他用面包捏成小墨水瓶装牛奶,一有危险马卜吞下去。他在一封信里诙谐地写道:“我今天吃了六个墨水瓶。”
22.1897年2月,列宁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一个远离铁路线的村子,为期3年。这期间,他继续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考察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现状,写了30多篇指明俄国革命道路的文章。不久,他在这里同克鲁普斯卡娅举行了婚礼。
23.流放期满后,列宁到日内瓦同普列汉诺夫等人创办了《火星报》,在创刊号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里,列宁简单明了而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必须创立一个坚强的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否则工人阶级就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伟大历史使命。
24.1903年7月17日,俄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大会拒绝了机会主义者的无理要求,批准了火星派的纲领。拥护列宁的人在选举时获得多数票,于是称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反对列宁的人占少数,称为孟什维克(少数派)。
25.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加速了俄国革命的到来,全俄城镇都发生了罢工。1905年1月9日,沙皇军队向工人开枪。列宁在国外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及时召集布尔什维克在伦敦举行会议,制定了新的革命理论和策略。
26.11月初,列宁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党中央委员会和布尔什维克的《新生活报》,并撰写大量文章来指导党的日常工作。12月,在芬兰召开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会议,列宁和斯大林首次见了面。列宁出众的领导才能给斯大林很深的印象。
27.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警察和密探到处搜捕革命领袖,党中央决定列宁再次移居国外。这时,孟什维克暂时在党内占了上风,但列宁并不灰心丧气,斯大林这样回忆道:“失败使列宁更加精神百倍,鼓舞自己的拥护者去作新的战斗……”
28.1907年12月底,列宁到达日内瓦。这时俄国反动势力非常猖獗,全国各地布满了绞架, 一时党内也弥漫着悲观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列宁撰文指出,武装起义是这次革命中创造性的斗争形式,必将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9.在侨居国外期间,列宁仍非常重视从工人中培养党的干部,他亲自过问出国的工人的安顿,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1911年夏天,列宁在巴黎附近的龙寿姆办了一所党校,给布尔什维克工人讲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后来这些工人回到国内成了革命的骨干。
3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列宁被奥地利宪兵诬陷进行间谍活动而遭逮捕。尽管10几天后就释放了,但继续居住在奥国对革命工作显然不利。列宁设法获得了到中立国瑞士去的许可。在瑞士,他初居伯尔尼,后住在苏黎世”.一直到1917年3月。
31.在战时,列宁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其恶劣,有时甚至到了要饿死的地步。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中断党的工作。他在伯尔尼城外的森林里召集布尔什维克党员会议,发出号召:“无产者们,要掉转枪口对准本国的沙皇和资本家……用战争反对战争!”
32.1917年1月9日,列宁在苏黎世青年工人大会上做了1905年俄国革命的报告,他的演说十分鼓舞人心:“我们不要为欧洲目前死气沉沉的静寂所欺骗。欧洲孕育着革命。帝国主义战争的灾祸,物价高涨的痛苦,使得到处都在产生革命情绪……”
33.不出列宁所料,1个多月后俄国就发生了革命。他在3月4日写的提纲草稿以及后来写的《远方来信》中,分析了俄国的革命事变,指出临时政府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府,确定党的任务是要准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加速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34.1917年4月3日半夜,列宁回到彼得堡。他刚下火车就被工人举起来抬进车站大厅。人们在广场等候。当他出现时,群众的喜悦简直无法形容,“乌拉!”欢呼声经久不息。列宁登上装甲车,发表演说,号召群众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35.回国后的第二天,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代表会议上作了《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即著名的《四月提纲》)。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俄国无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工人和士兵们举行了盛大游行,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6.临时政府害怕了,下令向游行示威的群众开枪。这就是“七月事变”。反动势力重又猖獗起来,捣毁了《真理报》编辑部,逮捕了许多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并下令通缉列宁,悬重赏换取列宁的头颅。在这样的形势下,列宁被迫再度转入地下。
37.在这段时间里,列宁几乎每天都要变换住处,大多是住在一些工人家里。他甚至剃光下颚,剪短胡子和头发,完全改变了相貌。8月底,党中央决定送列宁去芬兰。列宁戴上假发,用工人伊万诺夫的护照,装扮成司炉模样,坐机车过了芬兰边境。
38.七月事变后,政权落入临时政府手中,把持苏维埃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完全成了反革命的公开帮凶。在这一严重关头,列宁及时地写了《论口号》一文,指出当情况突然改变时,党应当暂时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39.根据列宁的指示,8月初在彼得堡秘密召开的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无产阶级联合贫苦农民用武力夺取政权的口号。大会回击了托洛茨基分子的攻击,批驳了那种认为在西欧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前社会主义在俄国不可能胜利的谬论。
40.列宁在给党中央的信中指出:“俄国革命的前途已处在决定关头……争取社会主义的国际工人革命的整个前途在此一举。”“布尔什维克没有权利去等待苏维埃代表大会,他们应当马上夺取政权。”10月20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堡。
41.11月6日深夜。他亲自到斯莫尔尼宫领导武装起义。11月7日黎明,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占领了电话局、电报局、无线电台、涅瓦大桥、火车站和首都的重要机关。并于当晚攻占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了。
42.11月8日晚上,新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举行第二次会议。列宁一出现,经久不息的“乌拉”声盖过了雷鸣般的掌声,经再三请求,欢呼声才平息下去。列宁用响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人类史上的新纪元——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开始了!
43.苏维埃政权从第一天起就面临各项重大任务。斯莫尔尼宫成了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列宁就住在这里,不分昼夜地进行革命工作。人们纷纷拥向斯莫尔尼宫,向列宁提出各种问题,然后把列宁的号召传播到全国各地。
44.红军的建立阻止了德国的侵略者,德国被迫签订和约。为防止德国再次入侵,党中央和苏维埃政府决定迁都莫斯科。1918年夏,公开的干涉开始了,英、法、日、美、德的占领军勾结白匪,占领了这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四分之三的土地。
45.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革命叛乱。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莫斯科南岸区一家工厂发表演说后,被敌人开枪打成重伤,一连数日,列宁的生命在危险期中,报上每天都登载关于他健康状况的公报。幸好列宁身体强壮,两星期后就恢复了健康。
46.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胜利后,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国家迅速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日理万机的列宁亲自参加五一节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清扫克里姆林宫前广场上的垃圾,并要求党和政府支持这一共产主义幼芽的成长。
47.长期的操劳损害了列宁受过枪伤的身体。1922年5月,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经过治疗,病情一度有所好转。列宁重新开始工作。列宁渴望工作,没有工作他简直无法生活。1923年初,列宁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以至于右半身瘫痪。
48.1924年1月21日晚6时,病势剧变,6时50分,列宁因脑溢血与世长辞。在举国上下连续数天的哀悼仪式后,1月27日晨9时,列宁的灵柩从工会大厦抬到红场,下午4时,在哀乐声中,在汽笛声和礼炮声中,列宁的灵柩移入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