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康拉德·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1923)德国物理学家。出生于莱菌河畔的列乃普。年轻时在荷兰和瑞士求学。1869年获博士学位。1895年任巴伐利亚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系主任。发现并深入研究了伦琴射线(即X射线,俗称“X光”)。他还发现在充电的固定平行板电容器中,把介质旋转时,能产生磁场。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后,成为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人。
1.在苏黎世,伦琴成了德国物理学家孔特的学生,以后便决定以物理作为他的事业。1869年,伦琴获得博士学位后,当了孔特的助手。后来,孔特受聘回德国任教,伦琴便跟随他回到德国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2.公元1845年3月27日,伦琴出生于德国莱茵河流域的列乃普。他年轻时在荷兰求学,学习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后来,因为嘲笑一位教师被学校除名。这以后,伦琴辗转到了瑞士的苏黎世继续求学。
3.1895年秋,当时伦琴任巴伐利亚维尔茨堡大学物理系主任。那段时间,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重复勒纳和克鲁克斯的一些实验。伦琴对这种射线在某些化学品中引起的发光现象尤其感到兴趣。
4.为了观察微弱的发光现象,伦琴把房间布置成暗室,以便在实验时能观察得更加细致真切。1895年11月5日,伦琴惊讶地发现,目前遗忘在实验台上的一个大结晶体正发出火焰般的光芒。
5.伦琴试着移动这个大结晶体,发现若是把它放在阴极射线管前面,它只会发出微弱的光亮,可一移到离阴极射线管30厘米的地方,却能发出耀眼的光线。看到这种奇特的现象,伦琴不由得惊呆了。
6.他用一张黑色的厚纸把阴极射线管包住,可结晶体仍然闪闪发光。他又将这结晶体放在瓷碗里碾碎,再把碎片粘在贴纸上,结果,就像玻璃在阳光下因反射而发亮一样,光线愈加明亮了。
7.伦琴认为,阴极射线管中可能出现了某种辐射线,这种射线有很强的贯穿力,但是肉眼却看不见。通过实验,他发现这种射线能够穿过相当厚的纸层,甚至还能穿过薄金属层。由于当时还不清楚这种射线的本质,伦琴命名它为“X”线。
8.经过反覆研究,伦琴发现“X”线具有极其有趣的特性:“X”线可透过一切物体。只仃某种特定的物质才能把它截断。比方说,人体手上的骨髓就能将此种射线截断,而周围的肉却像不存在似的,光线完全能透过。
9.伦琴狂热地实验了7个星期。他把阳光能使照片感光的原理应用于“X”光的实验上。他把手放在遮光的底片上,然后照射“X”光线。经过冲洗后,发现底片上呈现的手和普通的手完全不同。
10.手指的骨骼已变成白色,明显地呈现出来,而肌肉的部分却变成灰色,底片的其他部分全是黑色,他手上的那只戒指,则呈现白色的长方形像。也就是说,在底片上的看到的是一只只见骨骼的手而已。
11.伦琴充分认识到这项发现的重要性,“X”线的发现必然能为医学界开拓一个新领域。他怕被别人抢了先,急于想将它公布出来。可他没有这样做,他清楚地知道这项发现的奇迹般的性质,不敢在没有得到充分资料的情况下贸然公布。
12.1895年12月28日,伦琴写出了他第一篇关于“X”线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不仅宣布了这项伟大的发现,而且还报告了“X”线的所有基本特性,如它的电离气体的能力及其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等。
13.1896年1月23日,伦琴作了首次关于“X”线的讲演。他讲演完毕,便征求应试的人。一个年近80岁的老科学家走上前来,伦琴给他的手照了一张“X”线拍摄的相片,显示出老人形状优美的手骨。
14.于是,狂热的欢呼和对“X”射线的浓厚兴趣席卷了欧洲和美洲。其他许多物理学家很快就论证了伦琴的研究成果。事实上,克鲁克斯发觉他实际上先于伦琴接触过“X”射线,只是他没有认以到所发生的事情。
15.“X”射线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像射人体内的子弹、吞下的别针之类金属物体都能显现得非常清楚。龋齿也会在白底片上呈现灰色。伦琴发现“X”射线的消息传到美国才4天,美国人就用“X”射线找出了一个伤员腿上的子弹。
16.除了明显的实际应用价值之外,伦琴的发现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导致大批新发现的涌现,完全打破了那些陈旧的科学概念,以至于从此后,物理学家们把整个19世纪的物理学称之为古典物理学。
17.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后,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人便是伦琴。巴伐利亚国王打算册封伦琴为贵族,但他不愿在他的名字前冠以“冯”这个代表贵族的封号。伦琴还拒绝了因发明“X”射线获得专利和任何金钱上的好处。
18.这并不是因为伦琴不需要钱。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战后通货膨胀,使千百万德国人处于极度穷困之中。1923年2月10日,伦琴在这个通货膨胀最严重的阶段死于慕尼黑,死时极为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