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1831—1879)英国物理学家,经典电磁理论的奠基人,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律师家庭。毕业于剑桥大学并留校任教。不久,发表他的第一篇关于电磁学的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引起科学界的注意。1873年出版《电磁学通论》一书,总结了19世纪中叶以前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得出了光的本质是电磁波的结论。1871年起,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的理论在生前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以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人们才终于认识到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学理论的非凡意义。
1.公元1831年11月13日,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出生于英国苏格兰古都爱丁堡。父亲约翰是位思想开阔、热心科学技术的律师。他讲究实际,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像修理房屋,制造家具,裁缝衣服,样样都自己动手做。
2.麦克斯韦的童年是在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爱提问。跟随父母外出时,麦克斯韦的一张小嘴,总要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如“树为什么朝天上长”呀,“蚂蚁会不会说话”呀。
3.小麦克斯韦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父亲心里很高兴。后来全家搬进城里去住,父亲就开始带他去听爱丁堡皇家学会的科学讲座。父亲是皇家学会的积极分子,还没讲台高的小麦克斯韦跟随他出入科学园地,受到不少熏陶。
4.有一次父亲让他画插满秋菊的花瓶。待到画完,父亲看到笑了起来。只见满纸涂的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还有奇形怪状的三角形。从此父亲教他几何学,后来又教代数。母亲则教他读书、写字和朗诵诗歌。
5.8岁那年,母亲患肺结核病逝。不久,父亲决定送他去学校念书。10岁的麦克斯韦进了爱丁堡中学。麦克斯韦是插班生,第一天上课就受到全班同学的嘲笑。几个调皮的同学见到新来的同伴怯生、害羞,直他扮鬼脸。
6.面对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他沉默着,却从不低头。忍无可忍时才用尖刻辛辣的话来回击。课后,他总爱独自坐在树下读读歌谣,抽抽陀螺玩,要不就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专心致志地演算父亲出的数学题。同学和老师都不理解他。
7.一次学校举行数学和诗歌比赛。结果,两个项目的最高奖,都被一向不被人看在眼里的麦克斯韦夺得。同学、老师都大感意外。这次竟赛改变了他在班里的地位,再也没有人取笑他的服装和发音了。同学们开始敬重他,向他请教疑难问题。
8.15岁时他写了一篇数学论文,讨论二次曲线的几何作图,发表在《爱丁堡皇家学会学报》上。一位著名数学教授看了大吃一惊。因为只有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研究过这个题目。不久论文在皇家学会上宣读。麦克斯韦太小,论文是让人代读的。
9.1847年秋,麦克斯韦中学毕业,考进爱丁堡大学,专攻数学和物理。这一年他16岁,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他不但考试名列前茅,还常在课堂上对教授提出质疑。一次他提出一位大胡子讲师的公式有错,讲师回家一验算,果真是自己错了。
10.二年级的麦克斯韦已有相当广泛扎实的数理力学知识,又在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了两篇论文。他还在电化学、光学和分子物理学三个领域中,同时作了许多研究。一位赏识他的物理学教授,特许他可以单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11.1850年他离开爱丁堡,转入英才荟萃的剑桥大学。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奖学金。当时大多数学生是自费读书,只有最勤奋的学生才能取得奖学金。按规定,得奖学金的同学在同一桌吃饭,麦克斯韦因此结识一群有志向的年轻人。
12.小久,他被吸收加入了一个叫“使徒社”的学术团体。“使徒社”的名称是根据圣经故事传说耶稣有12个门徒取的,所以整个剑桥大学每届只能有12个最出类拔萃的学生有资格参加。课后,“使徒社”的成员们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
13.不光是数学著作,麦克斯韦还读了大量其他的书。一次,数学教授霍波金斯去图书馆借一本数学专著。不巧已被一位学生先借走了。这是一本一般学生不可能读懂的书,教授有些奇怪。一打听,借书的就是麦克斯韦。
14.教授找到麦克斯韦,看见年轻人正埋头摘笔记,本子上涂得五花八门,房间里也是乱糟糟的。霍波金斯不禁对这个学生发生了兴趣。霍波金斯很有学问,培养过不少人才。从这一天起,他成了麦克斯韦的指导教授。
15.在他的指导下,麦克斯韦首先克服了杂乱无章的学习方法。对每一选题,每一步运算,导师的要求都很严。后来他义推荐麦克斯韦到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在杰出数学家威廉·汤姆森和斯托克的指导下,麦克斯韦掌握了当时所有先进的数学方法。
16.1854年,23岁的麦克斯韦参加了数学学位考试,获得数学甲等优秀生第二名,这在剑桥大学是很高的荣誉。也就在这一年,他对电磁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锐利的数学武器,正好用它去解物理学中的难题。
17.麦克斯韦大学毕业后留校,最初研究光的色彩理论。不久他读到了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用充满力线的场取代牛顿的真空,这大胆的见解引起了他的共鸣。然而他也看到法拉第的表述方法不严格,正是在这里,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数学才能。
18.一年之后,麦克斯韦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电磁学的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在论文中,他把电流周围存在的磁力线这一特征,概括为,个数学方程。恰好是在这一年,老年的法拉第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电磁学研究。
19.论文在剑桥哲学协会上宣读后,得到与会者的好评。于是,麦克斯韦把论文寄给了在伦敦的法拉第。没多久,法拉第给他寄来一封热情洋溢的回信,祝贺他取得的成绩,希望他有所突破。这对麦克斯韦鼓舞很大。
20.很不幸,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麦克斯韦幼年丧母,从小由父亲带大,父子俩感情极深。为照顾父亲,他中断了电磁学研究,离别剑桥大学回到家里,日夜守护在病床边。不久,年迈的父亲终于与世长辞,麦克斯韦悲痛万分。
21.1856年初冬,麦克斯韦应聘去苏格兰北部阿伯丁港的马锐斯凯尔学院任教。在那里他与院长的女儿凯塞琳结了婚。在3年任教期问,他用动力学的方法论证了土星光环是由无数离散的质点构成,解开了土星光环之谜。他因此获得亚当斯奖。
22.在研究气体动力学问题时,他又运用统计方法,得出气体分子运动速度的分布规律,后来被称为“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1860年秋天,伦敦皇家学院请他担任教授,他和妻子一起来到了伦敦。
23.在一个晴朗的秋日,麦克斯韦去拜访法拉第。他们虽然通信几年了,却没见过面。两人一见如故,马上谈起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力线、场、电磁、光……法拉第专于实验探索,麦克斯韦擅长理论概括。他们的相会,象征着实验和理论的结合。
24.1862年,麦克斯韦在英国《哲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二篇电磁学论文《论物理的力线》。这篇划时代的论文中,引进了—个崭新的概念,麦克斯韦把它叫做“位移电流”。引进位移电流的概念,是电磁学上继电磁感应提出后的一项重大突破。
25.他又一次发挥自己的数学才能,推导出两个高度抽象的微分方程式。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式。经过麦克斯韦创造性的总结,电磁现象的规律终于被他用明确的数学形式揭示出来。至此,电磁学才开始成为一种科学的理论。
26.麦克斯韦预见到交变的电磁场会以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1865年他发表了第三篇论文《电磁场动力学》,采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使麦克斯韦方程的形式更完备,并推导出电场和磁场的波动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正好等于光速。
27.于是,麦克斯韦大胆地宣布:世界上存在一种尚未被人发现的电磁波,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充满整个空间。而光是一种人能看见的电磁波。麦克斯韦的预言,震动了物理界,使人耳目一新,有些人热情推崇,有些人大表怀疑。
28.麦克斯韦健康状况恶化,于1865年辞去了伦敦的教职,回到苏格兰老家格伦莱厄庄园。凯塞琳希望自己的丈夫在乡下打打猎、钓钓鱼,过一种悠闲的乡绅生活。可是麦克斯韦却仍孜孜不倦地研究、写作,8年以后,终于出版了《电磁学通论》。
29.《电磁学通论》是一部电磁学的经典著作。麦克斯韦总结了库仑、安培、奥斯特、法拉第和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严谨的电动力学体系。他的朋友和学生争先恐后地到书店去购买,第1版几天就卖光了。但真正读懂它的人却寥寥无几。
30.1871年,麦克斯韦回剑桥大学筹建新的物理实验室。这座实验室以18世纪英国著名科学家卡文迪许的名字命名,麦克斯韦任第一任主任。以后几年他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卡文迪许遗留下来的大量资料,每学期上一门课,内容是电磁学或热力学。
31.仅仅4个公式,几个数学符号,就包罗了自然界一切电磁现象的规律,确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麦克斯韦的学说没有人理解,妻子又久病不愈,双重的打击,压得他精疲力竭。他白天讲演或管理实验室,晚上常常整夜守护在妻子床边。
32.焦虑和劳累损害了他的健康。他日渐消瘦,面色苍白,但仍坚持不懈地宣传电磁学理论。这时,他的讲座只有两名听众,其中一位就是后来发明电子管的弗莱明。站在空旷的教室里,麦克斯韦仿佛不是向两名听众而是在向全世界解释自己的理论。
33.1879年11月5日,麦克斯韦患癌症去世,终年48岁。他正当壮年不幸夭折,这是非常可惜的。他的理论为近代科学技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可他的功绩,在他活着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他获得的荣誉远远不及法拉第。
34.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他发明的一种电波环做实验,终于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轰动了全世界,由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到这时候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人们终于认识到,麦克斯韦是牛顿以后世界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