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

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1889—1977)英国电影艺术家。初为卡尔诺剧团演员,随团至美国巡回演出,1913年起在美国担任电影演员,所拍摄影片大都自编自导自演。在影片中创造了一个被轻蔑、被损害的小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一人物的喜剧性遭遇,揭露和讽刺资本主义社会现象。一生拍摄了许多喜剧影片。代表作有《威尼斯赛车记》、《移民》、《淘金记》、《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由于参加美国进步活动,遭法西斯组织迫害,于1952年离美,定居瑞士。

1.公元1889年,卓别林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贫民区里。他的父母都是喜剧演员。每逢演出,母亲都把小卓别林带到剧院去,他就站在幕后看母亲表演节目。日子长了,母亲唱的歌他都记熟了。

2.有一次,母亲在演唱时突然嗓子哑了,唱不出声。剧场里顿时乱了起来。舞台监督一眼看到幕后的卓别林,就把他推上台去。没想到,不满5岁的卓别林唱得好极了。剧场里一片掌声、喝彩声,硬币雨点般地抛到台上。

3.母亲的嗓子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没多久母亲又患了精神病,被送进了疯人院。卓别林和哥哥西德尼只好住到已经和母亲离了婚的父亲那里。继母对他们很刻薄,常常责骂他们。有时甚至锁上门,让他们在街上过夜。

4.母亲病愈后把兄弟俩接了回来,又把卓别林送进学校。一天,卓别林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母亲教他的诗,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他朗诵得好极了。第二天老师又带他到全校各班级去朗诵。卓别林一下子成了全校知名的人物。

5.家里太穷,卓别林只好退了学,由父亲推荐参加了兰开夏儿童伶剧团。8个孩子唱歌跳舞,演出挣钱。卓别林还想方设法学习走软索,耍杂技,尽量多挣些钱。不到10岁的卓别林累得脸色苍白,身体瘦弱,母亲看了心疼,就让他离开了剧团。

6.没多久,年仅37岁的父亲病故了。没有了父亲的抚养费,日子更难了。为了补贴家用,懂事的小卓别林偷着出去卖花。他臂上缠着黑纱,满面愁容地招揽顾客。有人见他可怜就掏出钱来买一束花。

7.没想到,母亲的精神病复发了,又进了疯人院。当了水手的西德尼早就随船去了非洲。卓别林害怕被送进孤儿院,不敢回家,常常露宿街头,捡些商店丢弃的水果、蔬菜充饥。

8.哥哥回来后,卓别林加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卡尔诺剧团。这个剧团专演平民百姓喜欢看的民间传统喜剧,很受观众欢迎,常常要到各地演出,卓别林就随剧团到处漂泊、演出,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9.卓别林白天在台上演出,晚上就抓紧空闲时间读书。他读得最多的是莎士比亚的剧本和狄更斯的小说。他每读完一个剧本或一篇小说,总要细细地揣摩作家笔下的人物。达对他的表演很有帮助。

10.卓别林成了剧团的台柱子,获得了出国演出的资格。1910年秋,剧团来到美国演出。在纽约港,卓别林对着那座著名的自由女神雕像说:“美国,你小心,我要来征服你了。”

11.卓别林在美国的演出,引起好莱坞电影制片商的注意。1913年12月,卓别林和启斯东电影制片公司签订了合同。卓别林主演的喜剧短片,在纽约人受欢迎。启斯尔公司就大量拍摄卓别林主演的片子。

12.1914年,在卓别林自编自导的《威尼斯赛车记》这部短片里,诞生了喜剧史上最负盛名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上衣绷得紧紧的,裤腿却松荡荡的;小礼帽箍着脑袋;皮鞋却大得出奇……极不相称的装束,有着强烈的喜剧效果。

13.卓别林主演的第52部影片《夏尔洛当救火员》放映后,一位观众来信说:“我担心您会成为观众的奴隶。”卓别林开始意识到,不能仅仅满足于能把观众逗得哄堂大笑,真正的艺术应有更高的追求。

14.卓别林开始拍摄社会讽刺片。在《移民》里,夏尔洛乘船去美国,三等舱的乘客像货物那样被挂上标签,被警察任意打骂。影片强烈地讽刺了以贫富决定荣辱的社会风尚。

15.1918年,卓别林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厂。正式落成的那天,卓别林特地穿上那双举世闻名的夏尔洛大皮鞋,在未干的水泥地上踩下一个大脚印,又用夏尔洛的文明棍签了个名。卓别林的艺术生涯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6.在《摩登时代》这部作品中,卓别林对社会的批判更深刻了。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方式,给资本家带来巨大财富,可是工人夏尔洛在高速运行的传送带旁发疯似地重复拧螺丝的单凋动作,最后神经失常,这部影片一公映,就受到广大工人群众的欢迎。

17.因为卓别林在影片里表现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反动势力对卓别林十分害怕和仇视。资产阶级利用他们的报纸攻击卓别林,说卓别林的影片低级庸俗。卓别林非常愤怒。

18.可是千百万劳动者是热爱卓别林的,他的影片风靡五大洲,他的观众遍布全世界,1931年,卓别林到柏林出席他的影片《城市之光》的首映式,在车站受到几万德国观众的欢迎。

19.30年代后期,德国、意大利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希特勒还吞并了奥地利,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入侵中国……面对猖狂凶恶的法西斯,卓别林决定用他的摄影机来发言,他要以艺术家的良知,为进步人类伸张正义。

20.1939年春,卓别林在报纸上发表了他刚完成的电影剧本《大独裁者》,尖锐地讽刺了战争狂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德围法西斯分子对此十分恼怒。剧本发表后,卓别林收到不少恫吓他的匿名信。

21.1940年10月,正当德国军队席卷欧洲,希特勒凶焰万丈的时候,影片《大独裁者》在纽约公映。影片用虚构的托明尼亚国总统兴格尔图称霸全球的贪婪形象影射了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影片在英美两国创下最高卖座记录。

22.卓别林开始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家进一步参加到为进步人类命运而斗争的行列中去。1941年,德国全线入侵苏联,美国进步力量要求政府开辟第二战场,在纽约麦迪逊广场举行公众集会,卓别林通过电话向大会发表演说,呼吁对德作战。

23.卓别林的行动,引起了反动分子的仇视。1943年夏,好莱坞女演员琼恩·蓓丽控告卓别林是她腹中胎儿的父亲,卓别林不得不出庭应诉。一些对卓别林抱有敌意的报纸拼命渲染这一案件,还用“诱惑者”、“卑劣的父亲”等字眼来称呼卓别林。

24.几个月后,琼恩·蓓丽生下一个女孩,经血型检验,证明这个孩子不是卓别林的。原来,一个法西斯组织为了败坏卓别林的名声、阻挠他参加社会活动,出钱雇了这个女人来诬告卓别林。

25.在琼恩·蓓丽案件审理过程中,卓别林结识了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奥娜·奥尼尔。奥娜是个真挚善良的姑娘,她信任卓别林的正直,崇拜卓别林的艺术才华,不顾家庭的反对,同这个比她大36岁的老艺术家结了婚。

26.卓别林在婚姻上曾屡遭挫折,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伴侣。爱情的幸福激发起他艺术创造的热情,也鼓舞了他斗争的勇气。1944年,他开始创作一部谴责战争贩子和军火商的电影剧小《凡尔杜先生》。

27.1947年4月,在《凡尔杜先生》公映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记者不怀好意地问:“你为什么不加入美国籍?”卓别林在美国生活了近40年,却不愿作美国公民,这在一些人看来是不能容忍的。卓别林则回答:“我无须改变国藉。我是一个世界公民。”

28.《凡尔杜先生》公映后,对卓别林的迫害升级了。他被国会的“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列为传讯对象。影片在很多大城市被禁映。法西斯组织还纠集一些人到电影院门口闹事,高喊“把卓别林赶出美国去”。

29.面临遭审讯、被驱逐的威胁,卓别林毫不动摇。他又创作并拍摄了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舞台生涯》。他扮演的喜剧演员卡弗罗为艺术受尽磨难,最终死在舞台上。通过这个艺术形象,卓别林向摧残他本人和千百万善良者的恶势力提出了控诉。

30.卓别林过去拍的大多是喜剧片,《舞台生涯》却是一部悲剧。卡弗罗的命运深深打动了观众。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通过这部影片,人们更理解卓别林,也更热爱卓别林了。

31.1952年9月,卓别林带着奥娜和孩子乘船去欧洲出席《舞台生涯》的首映式。航行途中,卓别林从收音机里收听到,美圈司法部要对他的“非美”活动进行公开调查。卓别林知道,这是因为他不愿反对苏联,所以有人怀疑他是共产党。

32.第二年年初,卓别林在瑞士得到消息,在美国,“美国退伍军团”发动了大规模抵制《舞台生涯》活动,派人围住电影院,阻挠观众去看这部“赤色电影”。卓别林决定再也不回美国,亲自到美国驻瑞士洛桑的领事馆交回回国入境签证。

33.卓别林在洛桑附近的维薇镇定居下来。这是一个风光优美的小镇。日内瓦湖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远处山峰上白雪皑皑。卓别林在这里过着宁静的生活,开始着手撰写回忆录。

34.1954年5月,在柏林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向卓别林颁发国际和平奖金,表彰他对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的杰出贡献。6月3日,卓别林在他的寓所接受了奖金和奖状。

35.到了晚年,卓别林的身体越来越衰弱,已经不能工作了。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常常坐在轮椅上,由奥娜推着,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畔,沉湎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36.1977年12月25日,这位杰出的喜剧大师以88岁的高龄,在安眼中与世长辞。但是他创造的夏尔洛形象,永远活在世界艺术史上,活在热爱进步,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卓别林属于世界,属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