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现代书画家、篆刻家。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学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多次出游南北,1919年后定居北京,专业卖画、刻印。60岁后,画风遽变,重视创造,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的表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擅长花鸟虫鱼,笔墨纵横雄健,造形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并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一起。亦画山水、人物。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布局奇肆朴茂,单刀直下,劲辣有力。能诗文。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湖南省湘潭县的白石铺乡有一个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小村庄——杏花坞。公元1863年11月,齐白石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农民家中。几间茅屋,一方水田,就是全部家产。祖父和父亲农忙种田,农闲打工。全家艰难度日。
2.齐白石8岁那年,父母用全家省吃俭用节余的一点钱,给他买了笔墨纸砚,送他进私塾念书。第一次坐在书桌前的齐白石知道父母送自己念书很不容易,心里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做个有出息的人。
3.每天早晨,他踏着蜿蜒的山道去上学。青青的草尖上挂着晶亮晶亮的露珠,山雀儿在林子里喳喳地叫个不停。齐白石觉得家乡美极了。他高兴得走路都一蹦一跳的,边走边哼着家乡的山歌。
4.一天晚上,齐白石凑着松明灯在描红本上写字。描呀,描呀,描得有些腻了,便想画画儿玩。很快,一条鱼画成了。那鱼儿在水里摇头摆尾,游得多欢!爸爸妈妈看了,都说画得像。从此,齐白石迷上了画画。
5.齐白石会画画的事,很快在同学中传开了。一下课,大家就把齐白石的书桌团团围住,这个要齐白石给画间房子,那个想要画一头牛,齐白石忙都忙不过来。有时当场来不及画,只好回家去画。
6.这年秋天,田里收成不好,家里没法再供齐白石上学。就这样,还没读满一年书的齐白石当起了放牛娃。齐白石舍不得丢下书本,他就把书包挂在牛角上,有空就趴在草地上,山石上看书、画画儿。
7.齐白石常常趴在水塘边,溪沟旁,出神地看着鱼虾在水里游动的样子,揣摩螃蟹爬行的姿态。有时一出神就是老半天,牛儿挣断了缰绳都不知道。他用心地把看到的都记下来,等回到家里好仔细地画下来。
8.慢慢地,齐白石长成了15岁的少年。由于生活贫苦,自小体弱,齐白石个子长得瘦小。父亲怕他干不了繁重的庄稼活,就让他去学木匠手艺。他学的是雕花木匠,他把以前画过的飞禽走兽作为雕花图稿,雕出许多新鲜花样,很受人们喜爱。
9.虽然白天干活很累,齐白石还是每天都要练习画画。要是一天不画,他就会像掉了魂似的不自在。可是,他觉得自己的画长进不大,附近也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为此他很苦恼。
10.有一天,他在一个顾主家里干活,无意中看见一本《芥子园画谱》,他像找到主物一样高兴。他早就听人说起过这本书,就是找不到。主人见他这样好学,就把这本书借给了他。
11.齐白石想,要是把这本书一页页描画下来,自己不就也有一本画谱了吗?于是,他每天晚上用很薄的竹纸蒙在画谱上,一张一张照原样精心描画下来。半年以后,他有了自己的《芥子园画谱》。
12.20岁那年,齐白石结识了胡沁园、王湘琦等文化名人。齐白石向他们虚心求教,用了几年时间,向他们学到了一整套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在胡沁园主持的一次聚会上,齐白石的画怍赢得文士画家的一致称赞。
13.这以后,齐白石干脆改行,以卖画为生。四邻八乡的人们都很喜欢齐白石的画,前来买画的人络绎不绝。齐白石知道多数乡亲并不富裕,所以要价很低。有人真心喜欢齐白石的画,但又实在没有钱,齐白石就白白奉送,分文不取。
14.齐白石觉得自己的绘画应有更高的境界,于是,他于1902年离家远游。饱览壮美的祖国山河,齐白石胸襟大开。画兴起时,便欣然命笔,把奇山异水移到画纸上。这样,他画遍三山五岳,大江大河。
15.游至西安,几位在西安做官的湖南老乡,建议齐白石用卖画得来的钱去买一个官做,有的要引他去见慈禧太后,设法当个宫廷画师,都被齐白石婉言谢绝了。因为齐白石觉得,他们所建议的,都不是一个志趣高远的人应当做的。
16.1919年,齐白石56岁。他告别生活了几十年的故乡,到北京定居。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名人云集,画家众多。齐白石希望能和名画家们广泛交往,开扩视野,使自己的绘画技艺更上一层楼。
17.齐白石仍然靠卖画为生,可是他的画挂在画铺里常常很长时间也卖不出去。后来他才知道,北京画坛的风气很不好,画家们大多把摹仿古代名家当正道,而齐白石画的山水花鸟都带着强烈的山野气息,自然不合时尚,还受到一些人的讥笑。
18.知音寥寥,齐白石感到很孤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环境的压力,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主张。他每天在画室里不计晨昏地作画。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天地中,孤独、苦闷消失了。他相信,总有一天,他的画会受到公正评价的。
19.真正理解齐白石的人还是有的。一次,齐白石应邀去作客。那些穿戴高贵的客人看齐白石粗衣布鞋,都坐得远远的,生怕失了自己的身份。齐白石坐在那里很不是滋味。可是,碍于主人的面子,又不好离开。
20.这时,名闻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由主人陪着进来了。那些贵客正想上前攀谈,可是梅兰芳一直走到齐白石面前,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师!”满堂客人都惊呆了,那些想攀谈的人都讨了个没趣。
21.齐白石的画引起了大画家陈师曾的注意。他特地登门拜访,齐白石见他来意诚恳,便拿出自己多年积存的画作请他指点。陈师曾对齐白石的画评价很高,建议他在此基础上变通画法,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2.陈师曾的话使齐白石豁然开朗,找到了艺术追求的方向,从此他闭门谢客。10年不出,刻意变法求新,终于取得成功。最能代表他的画风的“红花墨叶”形神兼备,既富有齐白石画作惯有的勃勃生气,又高雅脱俗,令人耳目一新。
23.画坛的保守风气依然如故。但此时出现一个欣赏齐白石绘画的人。1929年深秋的一天,徐悲鸿应邀参观一个画展。他正对着一幅幅没有生气的画摇头叹息,忽然一眼看见齐白石的《游虾图》,便把“徐悲鸿订”的红纸条挂在这幅画上。
24.陪徐悲鸿参观的人悄悄告诉他:这幅画的作者齐白石是个老木匠,在画坛上很孤立,你买他的画,会坏了你的名声的。刚刚担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笑了笑,说道:“我还要请他做艺专的教授呢。”
25.画展过后,徐悲鸿三次登门,执意相请,齐白石终于被徐悲鸿的诚意所打动,接受了聘请。齐白石第一次到艺专上课那天,徐悲鸿亲自坐马车前来,齐白石深受感动,连声说:“徐先生,您真是好人!”
26.不久,徐悲鸿又帮助齐白石编选出版了《齐白石画集》,并亲自写了序言,把齐白石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艺术成就介绍给世人,从此,齐白石的绘画日益为人们熟悉和称道,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27.齐白石画虾是最负盛名的。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观察揣摩的结晶。他成名以后,他的画案上还放着一只养活虾的大碗,以便随时观察。齐白石就是用这样的恒心和毅力来画画的。
28.齐白石成了名画家,还是像做农民、当木匠时一样朴实无华。他喜欢把白菜、南瓜、春笋、锄把、畚箕这些农家物移入画中。他尤其喜欢画白菜。他抓住白菜肥大、白嫩、翠绿的特点,把这“菜中之王”画得能和果王荔枝、花王牡丹媲美。
29.有个画家私下里学画齐白石的白菜,可总也画不像,就跑来问齐白石有什么决窍。齐白石问他,你见了农民,是觉得他们是和你一样的人,还是认为自己高他们一头!这个画家被问得说不出话来。
30.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京,一些日本官员和依附日本的大汉奸听说了齐白石的名声,常上门索要字画。齐白石在大门上贴了字条闭门谢客。字条上写着:“因害怕不吉利,我的画不卖给做官的人。”
31.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齐白石手中的笔来表达对侵略者的痛恨。他画了一幅《群鼠图》,一群过街老鼠到处挨打,狼狈不堪地四处逃窜。在民族危亡的漫漫长夜,齐白石盼望着黎明的到来。
32.1949年,年过八旬的老画家终于迎来了祖国的新生,他满怀喜悦地画了一幅苍翠多姿的万年青,在画上题了“祖国万岁”,倾吐他对新生活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美好前程的祝愿。
33.齐白石已年近九旬,但他的毅力是惊人的。一个炎复的中午,当他画完五张画,有些站不住,家里人劝他休息,他说昨天心绪不宁,不曾作画,要再画一张补上。他又挥笔画一幅《不倒翁》。这幅画表达了他献身艺术的坚定信念。
34.1953年,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同年10月,他被推选为中围美术家协会主席。这位在艺术道路上历尽坎坷、饱经磨难的老画家抚今追昔,不禁百感交集。他深深感到艺术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35.由于年老体弱,齐白石病倒了。有一天,他撑起虚弱的身体,在家人搀扶下,来到画案前。他提笔饱蘸热烈鲜艳的洋红,向纸上抹去。顿时,一朵鲜艳瑰丽的牡丹开在雪白的宣纸上。这是齐白石用生命浇灌的艺术之花呵!
36.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先生告别了他热爱的艺术,告别了热爱他的人们,与世长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眼里满含着泪水。他在艺术的春天里生活的时间太短暂了,而春天来临前的磨难太久太久。他多么想永远画下去,画下去……